1. 首页
  2. 教育其他

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越西职校)

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越西职校”)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着县域内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学校依托当地农业、文旅、制造业等产业需求,开设了民族刺绣、现代农业技术、汽车维修等特色专业,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支持,硬件设施显著提升,但受限于地域经济水平,师资结构和实训资源仍存在短板。总体来看,越西职校在推动当地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就业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仍需进一步突破。

一、办学基础与核心数据

越西职校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2019年迁入新校区后,校园面积扩展至120亩,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师资力量及设施配置如下表:

指标项 越西职校 凉山州平均水平 全省中职均值
在校生总数 2300人 1850人 3500人
专任教师人数 126人 102人 180人
师生比 1:18 1:19 1:17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3200 2500 5000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 43家 35家 60家

数据显示,越西职校在在校生规模和校企合作广度上优于凉山州平均水平,但师生比和实训资源仍低于全省标准,反映出区域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乡村振兴+民族特色”定位,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民族文化、工业技术为主的三大专业群。核心专业详情如下:

专业名称 年招生人数 就业率 对口升学率 核心合作企业
民族服装与服饰设计 180人 92% 15% 彝绣文化公司、凉山文旅集团
汽车运用与维修 220人 88% 8% 吉利汽车、泸州丰田4S店
电子商务 150人 85% 12% 京东云仓、拼多多西南基地

民族服饰专业因契合当地非遗传承需求,招生规模和就业率表现突出;汽修专业受实训设备限制,对口升学率较低。电子商务专业虽就业率较高,但本地电商产业链薄弱,学生多输出至外地就业。

三、就业与升学路径分析

越西职校毕业生去向以直接就业为主,近三年数据表明,本地就业占比约65%,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升学与就业对比如下:

年份 就业人数 本地就业比例 升学人数 升学院校类型
2021 680人 62% 210人 高职专科(85%)、本科(15%)
2022 730人 67% 245人 高职专科(90%)、本科(10%)
2023 800人 70% 290人 高职专科(92%)、本科(8%)

升学比例逐年上升,但本科升学率始终低于15%,反映中职学生竞争力不足。本地就业以餐饮服务、基层岗位为主,高技能岗位占比仅约20%,凸显产教融合深度不足。

四、社会服务与脱贫攻坚贡献

作为国家级重点扶持职校,越西职校在精准扶贫中承担多项任务,具体成效如下:

  • 技能培训: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超3000人次,覆盖彝绣、农机操作等项目。
  • 就业帮扶:与浙江、广东等地企业建立劳务协作,输送建档立卡毕业生占比达75%。
  • 文化传承:设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培养传统手工艺人才200余人。

通过“校企双元”培养模式,学校帮助逾4000名贫困家庭实现就业增收,但培训内容与沿海发达地区需求匹配度仍需提升。

五、挑战与未来发展建议

越西职校面临以下核心问题:一是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双师型教师占比仅35%;二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智能制造等领域空白明显;三是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升级衔接不足。建议从三方面突破:

  1. 深化与东部职校结对帮扶,引入优质课程资源;
  2. 争取省级财政专项支持,建设现代农业实训基地;
  3. 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增设新能源、康养护理等新兴专业。

未来,越西职校需在巩固现有扶贫成果基础上,向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转型,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717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43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