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武威中专学校(武威中专学校)

武威中专学校(武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甘肃省武威市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专业体系。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形成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学模式。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专业设置紧密对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地方支柱产业,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对口升学率逐年攀升,成为西北地区职业教育的标杆之一。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武威中专学校前身为武威县农业技术中学,1995年更名为现名并迁至新校区,2008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定位为“服务乡村振兴、支撑产业升级”,聚焦河西走廊经济带建设需求,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机电技术应用等特色专业。截至2023年,累计培养毕业生超3.5万人,其中约40%进入高职院校深造,60%直接参与区域产业发展。

年份重大事件办学成果
1984-1995初创阶段,以农业技术教育为主培养基层农技人员2000余人
2000-2010扩建校区,增设工科专业获“省级示范性中专”称号
2015-2023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提升至92%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三大专业群: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涵盖12个细分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专业核心+拓展模块”结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例如,畜牧兽医专业与当地养殖企业合作开发“订单班”,课程包含动物病理诊断、饲料配方设计等实操内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德国“双元制”模式,实施理论与实践交替教学。

专业群核心课程合作企业就业方向
现代农业技术植物生理学、设施农业技术武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技术员、农场管理
畜牧兽医动物解剖、疫病防控甘肃恒祥牧业养殖场技术骨干
机电技术应用PLC编程、设备维护武威金苹果机械设备操作与维修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8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理论+实践)达68%。通过“校企互聘”机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选派教师赴东部职教发达地区进修。教学资源方面,建有3个省级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涵盖智能温室、数控加工中心等场景。

类别数量功能说明
校内实训室46间覆盖种植、养殖、机械加工等领域
校外实训基地18个与企业共建顶岗实习岗位
数字资源库120TB含虚拟仿真课程与技能视频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年在校生规模达4200人,其中农村户籍学生占78%,享受国家助学金比例达95%。升学渠道方面,学校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签订“3+2”分段培养协议,年输送升学学生约800人。就业学生中,85%进入本地企业,平均起薪3500-4500元/月,岗位覆盖技术工人、车间主管等层级。

五、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等群体。例如,为武威葡萄酒产区定制“酿酒工艺”培训项目,助力产业升级。此外,学校牵头成立河西走廊职教联盟,与周边12所职业院校共享教学资源,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通过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武威中专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立足产业、校企联动”的办学模式,为西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189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311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