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黔东南职业技术学校(黔东南职业技术学校)

黔东南职业技术学校(黔东南职校)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唯一一所公办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承载着区域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学校始建于1988年,2017年整体迁入凯里市新校区,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8000余人,教职工450人。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培育单位,该校以“民族+技能”为特色,开设民族文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6大专业群,其中民族工艺美术、护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校政企村”四位一体模式,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万余人,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5%,成为推动黔东南州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黔东南职校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了“民族文化传承+现代产业技术”双轨并行的育人体系。学校设有非遗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配备苗绣蜡染、茶叶种植、智能农机等38个校内实训基地,并与华为、吉利等企业共建7个产业学院。

指标 2018年 2023年
校园面积 320亩 500亩
在校生规模 5200人 8300人
合作企业数量 82家 156家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黔东南州“四化”发展战略布局专业链,重点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生态特色农业、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专业集群。其中,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引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驻校授课,开发《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侗族大歌传承》等特色课程;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与茶企共建“茶园课堂”,实现“茶叶种植-加工-电商营销”全流程教学。

专业类别 重点专业 省级教学成果 对口升学率
民族文化类 苗绣与蜡染、芦笙制作 3项 82%
现代农业类 茶叶生产、食用菌栽培 2项 78%
信息技术类 跨境电商、大数据应用 1项 91%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改革

通过“名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企业技师”三维联动机制,学校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每年选派80名教师赴东部发达地区研修,同时聘请42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教学改革方面,开发《民族建筑BIM建模》《直播电商运营实务》等活页式教材,推行“季节轮换制”教学模式,农学专业按农时调整课程周期,旅游专业根据景区淡旺季灵活排课。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企业实践时长
高级职称教师 126人 28% 年均60天
双师型教师 215人 48% 年均45天
企业兼职教师 132人 29% -

四、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建立“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定向就业”三位一体培养机制,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42项。与黔东南州16个县市签订乡村振兴人才协议,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输送新型职业农民2300余名。民族文旅专业学生组建“非遗研学社”,开发苗族服饰定制、侗族建筑测绘等社会服务项目,年均创造经济效益300万元。

年度 毕业生总数 本地就业率 创业率
2020 1835人 58% 6.2%
2023 2108人 65% 8.7%

面对产业升级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双重挑战,黔东南职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民族特色专业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跨区域协同办学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增强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33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01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