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通化中职学校(通化中职学校)

通化中职学校(全称通化市中等职业学校)是吉林省通化市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院校之一,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办学特色,开设涵盖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近年来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训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升学有基础、就业有优势”的办学格局。据公开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对口升学率稳定在75%左右,尤其在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表现突出。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并与通化钢铁、修正药业等本地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超3000万元,建成智能制造、汽车维修、数字媒体等现代化实训中心,设备总数突破1200台套。然而,受限于区域经济结构和生源规模,学校在专业集群化发展、高端设备更新频率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通化中职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立的通化技工学校,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其办学定位始终围绕“服务地方产业、助力技能扶贫”,重点面向通化及周边地区招收初中毕业生,同时承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社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
1958年建校,初设机械加工、电工技术等专业
2005年升格为普通中专,增设计算机应用专业
2012年入选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
2018年启动“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设项目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目前开设14个中职专业,形成“工科为主、商服并行”的专业结构。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为省级示范专业,近两年新增新能源汽车、老年护理等新兴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技能”三级架构,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电工、焊工、CAD绘图等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技能证书
加工制造类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图、数控编程数控车工证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搭建、信息安全计算机操作员证
财经商贸类会计事务基础会计、电算化初级会计证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2人,其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79人,占比60%。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46人(含正高级讲师8人),聘请行业兼职教师24人。教学资源方面,建有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发校本教材18部,与通化师范学院共享3门在线课程资源。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教师
专任教师132100%李XX(省级学科带头人)
双师型教师7960%王XX(一汽工程师背景)
正高级职称86%张XX(数控专家)

校企合作与就业质量

学校与4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其中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万峰实业等本地企业提供订单班培养,覆盖焊接、制药设备维护等专业。2022年数据显示,订单班学生留企率达95%,平均起薪4500元/月,较非订单班高18%。就业区域分布中,本地就业占比68%,省内其他地区占22%,省外主要为长三角制造业企业。

合作模式涉及专业企业数量岗位匹配度
订单培养焊接技术、制药设备15家92%
顶岗实习酒店管理、物流服务22家85%
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5家95%

升学与技能竞赛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2023年升学率76.3%,对口升学主要流向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高校。技能竞赛方面,近三年获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三等奖3项,尤其在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形成优势。

横向对比显示,通化中职学校在本地就业覆盖率上优于吉林市职教中心,但升学率低于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集中度高于白城铁路运输学校,但高端设备人均值仅为四平市农业机械学校的65%。未来需在专业动态调整、跨区域校企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

总体而言,通化中职学校通过强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已发展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柱。但在应对产业升级需求、提升师资科研能力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建议加强新兴专业建设、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352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51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