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滨州技术学校(改写后的关键词为:滨州技术学院)

滨州技术学院作为鲁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积淀,已形成“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的办学特色。学院立足黄河三角洲产业需求,构建了涵盖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职业教育体系,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6万余人。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魏桥创业集团、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深度匹配。近年来,学院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6%,彰显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效。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滨县技工学校,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职业学院,2018年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试点单位。当前,学院锚定“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目标,形成“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格局: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体,以继续教育和国际教育为两翼,以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信息化平台为支撑。

td>获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78-2004技工学校阶段,开设机械加工等传统工科专业培养中级技工1.2万人
2005-2017高职教育起步,新增数控技术等6个专科专业
2018至今实施“双高计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立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9项

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对接

学院构建“智能制造+”专业集群,重点建设机电一体化、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8个骨干专业。其中,数控技术专业与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厂中校”,实现“教室-车间-研发中心”三空间融合教学。

专业群合作企业实训设备价值毕业生起薪
智能制造魏桥创业集团、中裕食品8600万元5800-6500元
智慧建筑城建集团、广联达科技3200万元5200-5800元
现代服务京东物流、蓝海酒店集团2800万元4500-5500元

师资队伍与教学改革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组建由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构成的混编教学团队。目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9人。开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新型活页式教材12部,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

师资类型人数企业实践时长教改成果
教授/副教授86人年均45天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企业兼职教师128人全程参与实训教学开发岗位课程24门
青年博士26人承担纵向课题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7篇

创新创业与产教融合

建成“一院多中心”孵化体系,其中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累计转化技术成果17项。与中关村智造大街共建“创客中国”滨州分中心,近三年孵化学生创业项目83个,带动就业460余人。

  • 建设省级众创空间1个
  • 年均开展技术培训2.4万人次
  • 校企合作开发工艺标准12项
  • 横向技术服务到账经费突破800万元

社会服务与国际化发展

承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政府培训项目,年培训量超1.2万人次。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开展“2+1”双学位项目,已培养国际化技术人才97名。

服务项目覆盖人群培训时长取证率
企业新型学徒制在职职工1-2年92%
退役士兵培训军转人员6个月88%
跨境电商研修中小企业主3周85%

面向“十四五”发展规划,滨州技术学院正加速推进职教本科建设,着力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51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50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