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江西都市新闻向远轨道技术学校(江西轨道技术学校新闻)

江西都市新闻向远轨道技术学校(江西轨道技术学校新闻)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轨道交通人才培养领域展现出显著特色。该校依托行业资源与地方媒体联动,构建了“产教融合+新闻传播”双轮驱动模式,既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技术人才,又通过都市新闻平台提升社会认知度。从专业设置看,学校精准对接高铁、地铁、有轨电车等领域需求,开设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信号等多个前沿专业,实训设备投入占比超40%,与南昌地铁、中铁电气化局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通过江西都市频道等媒体开展“技能大师进校园”“轨道开放日”等活动,将教学成果与新闻热点结合,形成“教育-传播-就业”闭环生态。然而,其在跨区域品牌辐射、新兴技术课程覆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与媒体渠道优势。

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江西轨道技术学校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铁路职工培训中心,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与向远教育集团共建后更名为现名。校区占地12.8万平方米,建有轨道交通实训中心、信号模拟实验室等核心设施,配备CRH3型动车组模拟驾驶系统、接触网实训平台等先进设备。目前在校学生规模达3200人,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合作企业覆盖全国18个铁路局及30余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

时间阶段关键事件发展成果
2016-2018基础建设期完成新校区搬迁,增设铁道工程专业
2019-2021产教融合深化与南昌地铁签订订单班协议,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2022至今数字化转型引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轨道云课堂”线上平台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核心技术+延伸领域”的专业矩阵,重点打造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供电技术等省级特色专业。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基础阶段强化机械制图、电路原理等通识课程;专项阶段开展牵引系统检修、信号设备调试等核心技能训练;综合阶段通过“2+1”顶岗实习实现岗位衔接。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将“新闻采编实务”纳入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参与行业宣传活动的能力。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证书对口岗位
铁道机车运用电力机车控制、HXD型机车检修轨道车辆制修工动车组地勤司机
铁道供电技术接触网施工、牵引变电所运维高压电工证供电调度员
铁道信号技术CTC系统维护、应答器调试信号工职业技能证列车控制系统工程师

校企合作与就业网络

学校构建“区域深耕+全国辐射”的就业网络,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立“人才定制”机制。2023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在江西省内就业占比67%,其中南昌地铁单届接收量达200人;跨省就业主要流向广东城际铁路、浙江金温铁道等企业。合作模式包括“南昌地铁订单班”(年培养规模150人)、“中车株洲所现代学徒制班”(企业导师驻校教学)等创新形态。

合作企业合作形式年输送人数岗位留存率
南昌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共享180-220人92%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项目化教学+海外人才储备80-120人85%
比亚迪轨道交通事业部智能装备课程联合开发50-70人78%

教学创新与新闻传播实践

学校首创“技能传播学分制”,要求学生参与轨道交通主题新闻报道、安全知识宣讲等实践活动。通过与江西都市频道合作,近三年累计开展“春运幕后故事”“地铁建设者日记”等专题报道47次,制作《轨道工匠》系列微纪录片8部。教学方面推行“新闻+技术”跨学科项目,例如让学生在检修实训同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转化为新闻报道素材。

行业挑战与发展瓶颈

当前面临智能轨道交通技术迭代加速(如全自动运行系统、智慧安检设备)与师资结构老化矛盾,高级实训教师中具备智能控制专业背景者仅占18%。此外,媒体报道存在“重传统岗位宣传,轻技术创新展示”倾向,2023年关于智慧轨道的报道量仅占校园新闻总量的12%。需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课程建设,并提升新闻传播内容的技术含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66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19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