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陕西汉中职业学校(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校)

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汉中职校”)是陕西省汉中市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扎根秦巴山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前身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县级职业培训班,2010年经整合升格为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现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校园占地23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开设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8大类27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骨干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本地12家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成为陕南地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汉中职校的发展脉络与汉中市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相关。2015年,学校启动“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完成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大楼和智能制造车间;第二步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共建“校中厂”4个;第三步推进国际化合作,与德国职业院校联合开展IHK证书培训。目前,学校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创业孵化”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累计为区域输送技术人才1.2万余人,助力汉中市装备制造、生态农业等支柱产业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

发展阶段时间范围核心任务标志性成果
基础建设期2010-2015校舍扩建与设备升级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
内涵提升期2016-2020专业群优化与师资建设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高质量发展期2021-至今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合作开发虚拟仿真课程18门

专业布局与产业匹配度分析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汉中市“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例如,针对汉中航空新城建设需求,2022年新增飞行器维修专业;围绕汉水流域生态农业,打造智慧农业技术专业群。通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3年停招纺织染整等传统专业3个,新增新能源汽修、电商直播等前沿专业5个。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合作企业人才供需比
先进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汉江机床、中航工业1:4.3
现代农业茶叶栽培、食用菌生产东裕生物、绿娇子茶业1:5.1
数字经济大数据应用、跨境电商京东云仓、抖音电商1:6.8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对比

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学校构建了“校企互聘+国际研修”的教师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双师型”教师占比从2018年的62%提升至89%,聘请企业技师担任兼职教师达127人。横向对比显示,汉中职校在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人均企业实践时长等指标上已超越部分省级重点职校。

指标项汉中职校2023全省中职均值差距值
高级职称占比38%26%+12pp
硕士以上学历45%31%+14pp
企业实践时长年均82天年均45天+37天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学校探索“三阶递进”培养体系:一年级开展“基础技能+文化素养”通识教育;二年级进入“专业方向+项目实战”定制培养;三年级实施“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双向选择。与浙江吉利、比亚迪等企业共建订单班12个,推行“1.5+1.5”学制改革,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

  • 现代学徒制覆盖专业:覆盖数控、汽修等6个专业,累计培养学徒432人
  • “X证书”试点: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等5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
  • 双创孵化成果:近三年学生创办小微企业87家,带动就业560人

社会服务能力与区域贡献

学校构建“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模式,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项目,培训量达1.2万人次。牵头组建汉中职业教育集团,吸纳成员单位47家,开发《秦巴山区特色种养技术》等乡土教材9套。疫情期间,通过“云端课堂”为对口帮扶县开展电商扶贫培训,惠及群众3.6万人。

核心数据概览表
统计维度数值单位
在校学生规模5823
教职工总数412
实训设备总值8640万元
校企合作单位89

面向未来,汉中职校正着力破解“山区职教吸引力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难题。通过建设“智慧职教云平台”、打造“秦巴工匠学院”等举措,学校致力于成为连接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枢纽。其发展经验对同类职业院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探索职业教育赋能区域经济方面提供了创新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066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34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