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成都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成都现代职校新校区)

成都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以下简称“新校区”)是成都市职业教育布局优化与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西南地区首批“智慧校园+产教融合”示范性职教园区,新校区以“双核驱动、三链融合”为理念,构建了“智能制造+现代服务”双主业协同发展体系。项目总投资12.8亿元,占地248亩,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配备12大实训中心和48个专业实训室,形成“教学-实训-生产-研发”四位一体的职教生态系统。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瑞士学徒制培养模式及本土化创新实践,新校区实现了传统职教模式向数字化、模块化、场景化转型,其“校中厂+厂中校”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更成为全国职教改革标杆。

一、规划定位与建设规模

新校区选址于成都天府智造产业带上,毗邻天府国际机场与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形成“半小时产业辐射圈”。项目采用“EOD+TOD”复合规划模式,将教育功能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

核心指标新校区原校区差异分析
占地面积248亩(含预留发展用地40亩)86亩扩容2.9倍,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等专项用地
建筑面积167,000㎡(含地下空间38,000㎡)52,000㎡包含跨企业培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新型功能空间
投资规模12.8亿元(含设备采购3.2亿元)1.9亿元重点投向智能制造产线、虚拟仿真系统等高端设施

二、硬件设施与教学资源配置

新校区构建了“三层递进式”实训体系:基础技能层(校内实训室)、专项技术层(产教融合基地)、综合应用层(企业真实项目)。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配置价值8000万元的工业4.0标准生产线,可模拟智能工厂全流程运作。

设施类型技术参数教学承载量行业认证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平台L4级自动驾驶模拟系统、V2X通信实验室年培训3000人次德国TÜV认证
数字孪生实训中心BIM建模工作站、工业数字沙盘系统支持150个并行项目ISO/IEC认证
跨境电商直播基地4K虚拟直播间、多语种AI客服系统日均承接2000单实训任务亚马逊SPN官方合作

三、专业布局与产教融合机制

新校区打破传统院系壁垒,建立“产业学院+技术研究院”矩阵式架构。与京东方、中电科等12家链主企业共建“订单班+产业学院”,开发基于企业真实生产流程的活页式教材。目前已形成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现代物流三大专业集群,其中工业机器人专业对接成都市“十四五”智能制造业发展规划。

专业群核心课程合作企业人才输出方向
智能制造技术群工业物联网、数字孪生技术、智能产线运维西门子(工业软件)、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智能工厂系统工程师、工业互联网架构师
数字商贸服务群跨境电商运营、直播电商实务、供应链金融京东西南区、菜鸟网络电商运营经理、跨境数字营销师
智慧健康服务群医疗大数据处理、智慧养老系统设计华西医疗集团、微医集团健康信息管理师、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工程师

四、智慧校园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

新校区部署“5G+AIoT”新型基础设施,建成教育专有云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智能推送、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实训设备远程诊断。其中,VR/AR教学覆盖率达65%,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课程78门,包括飞机发动机装配、智能电网调度等高成本实训项目。

  • 构建“云-边-端”三级数字架构,部署2000+物联感知节点
  • 开发学分银行系统,实现技能证书与学历学分双向兑换
  • 建立职业能力画像系统,动态跟踪2000+学生成长轨迹
  • 搭建校企数据中台,打通12家合作企业用人需求数据库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三阶六维”培养体系:1-2学期完成数字素养基础训练,3-4学期进入项目化实战阶段,5-6学期参与企业真实生产项目。配套实施“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驻校时间不低于120课时/学期,学校教师每年赴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五、区域经济服务效能分析

新校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2万人次,技术成果转化率达18%。通过建设“一带一路”鲁班工坊、中德(成都)职教创新集聚区,已为32家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助力17项专利技术产业化。在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方面,重点对接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6大产业集群,预计每年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5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超过60%。

服务维度年度数据行业对标提升空间
技术技能培训23,500人次(含退役军人培训3200人)重庆市两江职教中心年培训量18,000人次拓展康养护理、绿色农业等新兴领域培训
企业技术服务签订技术合同87项,到账经费3400万元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横向科研经费5800万元加强精密加工、工业设计等高端服务能力
国际化输出为泰国、缅甸培训职教教师126人杭州电子科技职校海外培训规模达200人/年深化与东盟国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共育

作为成都市“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产教融合示范区,成都现代职校新校区通过空间重构、资源重组、模式重建,正在重塑西部职业教育新生态。其“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发展路径,不仅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更为全国职业院校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成都方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16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84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