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南通技术学校(南通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技术学校(南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内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其发展历程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产教联动、校企协同”的办学模式。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办的南通纺织职工大学,2003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现为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依托南通“建筑强市”“纺织之乡”的产业优势,学校重点打造建筑工程、智能制造、现代纺织等专业群,形成“工科为主、多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布局。近年来,学校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升级、国际化合作等举措,显著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

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南通职业技术学院现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设有12个二级学院,覆盖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12个专业大类。学校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与中天钢铁、南通二建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能力无缝对接。

指标数据对比院校
国家“双高计划”专业数3个苏州市职业大学(5个)、无锡职业技术学院(4个)
省级以上实训基地8个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0个)、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个)
企业订单班覆盖率7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65%)、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68%)

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匹配度

学校围绕南通“3+3+N”产业体系,重点建设三大专业集群:

  • 建筑工程技术群:涵盖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方向,与南通二建、龙信建设等企业共建“海外工程人才培训中心”,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项目。
  • 智能制造技术群: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领域,引入西门子智能制造实训平台,与中天科技合作开发海底光缆生产虚拟仿真课程。
  • 现代纺织技术群:依托南通家纺城产业带,开设智能织造、功能性纺织品设计等专业,联合海澜集团建立“数字化服装研发中心”。
专业群核心课程合作企业
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国际工程管理中国建筑集团、南通四建
数控技术多轴加工编程、智能产线运维大族激光、润邦股份
现代纺织技术3D数字样机、生态染整技术罗莱家纺、紫罗兰家纺

师资队伍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校企双聘+国际引进”策略,现有教职工8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2%,“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9%。通过“产业教授”计划引入企业技术骨干56人,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层次师资12人。教学改革方面,开发“项目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5门。

类别南通职院江苏同类院校平均
师生比1:161:18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35%22%
横向课题到账经费(万元)1850980

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效

学校近三年累计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47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3000万元。与地方政府共建“长江三角洲建筑新技术研发中心”,参与编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等国家标准3项。通过“科技镇长团”派驻机制,推动教师团队为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65项,其中“智能化家纺生产线改造”项目使企业产能提升40%。

年份纵向科研经费(万元)技术交易额(万元)专利授权量
202132002850468
202238503200512
202343003600589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学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大学共建“中俄智能制造学院”,开发双语教学课程包23个,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24人。通过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建设,累计培养选手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其中建筑信息化建模(BIM)赛项实现江苏省“三连冠”。

挑战与发展机遇

面对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学校正着力破解三大瓶颈:一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速度与技术进步存在时间差,需加强虚拟仿真资源建设;二是跨学科复合型师资储备不足,计划三年内引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博士30人;三是国际化标准对接待深化,拟推动建筑工程等专业开展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通过“十四五”期间的“智联工科”计划,力争将学校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35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60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