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贵州省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贵州省丹寨县民族职业学校)

贵州省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综合评述

贵州省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简称丹寨职校)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所兼具民族特色与职业技术教育功能的公立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立足丹寨县多民族文化背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开设了涵盖现代农业、旅游服务、民族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模式,学校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

该校立足民族地区产业需求,在蜡染、银饰等非遗技艺传承方面形成教学特色,同时结合"粤黔协作"等政策机遇开展东西部联合培养。校园内建有标准化实训基地,并与县内重点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作为省级示范中职学校,其在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技能大赛获奖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师资力量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一、学校基本情况与发展沿革

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85年,2012年通过贵州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6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约1500人,教职工132人。学校现设有6个教学系部,形成了以下办学特色:

  • 民族技艺传承:开设苗族蜡染、银饰制作等特色专业
  • 产教融合模式:与丹寨万达小镇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 东西部协作:与广东相关职业院校开展"2+1"联合培养
基础指标 数据
创办时间 1985年
学校类型 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
占地面积 86亩
在校生规模 1526人(2023年)
专任教师 98人(高级职称22人)

二、专业设置与特色课程

学校围绕丹寨县"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战略,构建了三大专业群:

  •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含茶叶生产与加工、生态养殖等方向
  • 民族文化传承专业群:含民族服装与服饰、民族工艺品制作等
  • 现代服务业专业群:含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等

特色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汉语+苗语)模式,开发了《苗族蜡染技法》《侗族大歌演唱》等12门校本教材。实训课程占比达55%,部分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

重点专业建设情况对比表
专业名称 开设年限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旅游服务与管理 15年 94.2%
民族服装与服饰 8年 88.7%
茶叶生产与加工 6年 91.5%

三、办学条件与实训体系

学校建有综合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200万元。重点建设了以下实训平台:

  • 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含蜡染、刺绣、银饰3个大师工作室
  • 现代农业实训基地:50亩茶叶种植示范园
  • 旅游服务实训中心:模拟导游厅、酒店前台操作系统
实训资源配置对比表
实训场所 面积(㎡) 设备价值(万元) 年使用人次
蜡染实训室 320 85 2600
茶叶加工车间 480 120 1800
旅游模拟厅 600 65 3200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情况

学校实施"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2.6%。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本地就业占比48%:主要分布在旅游、农业企业
  • 省外就业占比36%: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
  • 升学深造占比16%:通过职教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学校与丹寨县文旅投、华阳茶业等20余家企业建立"订单班"合作,部分专业实现入学即就业。

2022届毕业生去向分析表
专业类别 对口就业率 平均起薪(元/月)
民族文化类 76.4% 2850
现代农业类 82.1% 3200
现代服务类 89.3% 3500

五、社会服务与文化建设

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多项特色服务:

  • 技术培训: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00人次
  • 文化传播:组建"锦绣丹寨"学生艺术团巡回展演
  • 非遗保护:承担3项县级非遗项目数字化记录工程

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三进"特色:民族文化进课堂、工匠精神进实训、职业规范进日常。每月举办"非遗传承人讲堂",已邀请12位民间艺人来校授课。

六、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的主要发展瓶颈包括: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校企合作深度有待加强。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

  • 师资提升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
  • 智慧校园建设:建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专业升级计划:开发康养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专业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力争到2025年建成黔东南地区民族特色职业教育示范校,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45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91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