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甬江职高学校(甬江职高)

甬江职高学校(全称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是浙江省宁波市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始终秉持“厚德强技”的校训,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构建了“产教融合、多元协同”的办学模式。学校现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商贸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2个骨干专业,其中国家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形成“智能制造”“数字商贸”“信息技术”三大专业集群。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岗课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2%,在浙江省中职学校中位居前列。

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建有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包含智能工厂模拟中心、跨境电商实战平台等46个高标准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超1.5亿元。师资队伍中,现有正高级讲师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9%,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学校与宁波舟山港集团、方太集团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累计输送实习生2300余人次,企业满意度达96.5%。

在育人成效上,学校构建“三阶递进”课程体系,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年均超120项。2023年数据显示,学生人均持有职业资格证书2.3本,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年均落地35个,形成“技能精英—创业先锋—行业骨干”的成长闭环。

办学定位与核心优势

甬江职高立足宁波“制造强市”战略,以“精准对接产业链,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 专业布局动态优化:每年根据区域产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淘汰滞后专业3-5个,新增新兴专业方向。
  • 教学资源跨界整合:联合企业开发活页式教材42本,建设虚拟仿真实训系统8套,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生产环境同步更新。
  • 评价体系多维重构:构建“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三维评价模型,企业参与考核权重占比达40%。
年份 专业调整数 新增实训室 企业合作项目
2020 4 智能制造车间 32个
2021 5 跨境电商平台 45个
2022 3 工业互联网中心 58个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首创“四阶贯通”培养体系,通过“基础认知—专项实训—顶岗实习—岗位提升”四个阶段,实现从学生到准员工的无缝衔接。具体实施路径包括:

  • 一年级开展“职业启蒙计划”,组织企业认知实习20天,覆盖80%专业相关岗位。
  • 二年级实施“项目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带队完成真实生产任务,人均参与项目数达3.5个。
  • 三年级推行“双向选择”预就业机制,企业提前半年介入选拔,订单班留存率达92%。
培养阶段 核心任务 企业参与度 考核达标率
基础认知 岗位群体验 60% 98.7%
专项实训 技能强化 85% 94.3%
顶岗实习 岗位胜任 100% 91.5%

产教融合实践成效

学校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六共”机制:共定标准、共建课程、共育师资、共享资源、共研技术、共评质量。近三年校企联合攻关技术难题27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4项,直接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 技术成果转化:学生参与研发的智能仓储系统被12家企业采用,降低物流成本约15%。
  • 课程资源开发:校企共同编写《工业机器人编程》《跨境电商运营》等活页式教材,年更新率达30%。
  • 师资柔性流动:企业技术骨干年授课量超600课时,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平均时长120天/年。
年度 技术攻关项目 专利授权量 教材开发数
2021 18 5 9
2022 23 7 12
2023 27 14 15

在数字化升级方面,学校投入23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实现教学管理、实训监控、就业跟踪全流程数据化。通过搭建“甬江云课”平台,累计开发在线课程资源1200门时,疫情期间保障98%的课程实现线上教学无缝切换。

社会服务层面,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为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定制“短平快”培训项目。2023年承接宁波市“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试点任务,开发认证标准12项,惠及学生及社会人员3500余人。

面向未来,甬江职高将持续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重点突破三个方面:一是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打造长三角技能人才蓄水池;二是探索“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破解高端装备制造人才瓶颈;三是构建“技能银行”终身学习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深度融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476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341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