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东北工程技术学校简介(东北工程技术学校简介)

东北工程技术学校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学校依托深厚的工科底蕴,构建了涵盖矿业、机械、电气、土木等优势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实践教学等举措,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在装备制造、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基础概况

东北工程技术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东北工业技术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余人,教职工8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5%,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8%。校园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56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类别数据
建校时间1958年
校区面积120万平方米
硕士点数量1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

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校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重点打造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四大核心学科群。其中,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测绘工程等12个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专业。通过实施“学科交叉融合计划”,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前沿学科,形成传统工科与新兴技术协同发展的局面。

学科类别代表专业特色方向
传统优势学科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深部开采技术、矿山生态修复
智能制造领域机械电子工程、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工业互联网
新能源板块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技术氢能利用、光伏材料研发

师资队伍与科研实力

学校实施“卓越学者计划”,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67人,培育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省级创新团队9支。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1项,科研经费总额达7.8亿元。在矿山安全、寒区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8项,授权发明专利432件。与鞍钢集团、哈电集团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12个,技术转化带动经济效益超15亿元。

指标类型本校数据东北地区高校均值
国家级人才数量42人28人
年均科研经费(亿元)1.560.92
企业委托项目占比63%45%

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工程基础+专业方向+行业认证”的三维培养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取得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与200余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其中进入央企、行业龙头企业比例达41%,在东北地区工科院校中位列前三。2023年毕业生平均月薪6850元,高于全国工科类专业平均水平。

国际化发展与社会责任

学校开展“丝路工程教育计划”,与俄罗斯、蒙古等国高校共建“寒区工程技术联盟”,累计培养留学生342人。承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派出师生团队完成农村饮水工程改造项目87个,培训基层技术人员2300人次。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师生研发的智能消杀机器人被应用于武汉雷神山医院等场所,相关事迹获央视报道。

当前,东北工程技术学校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工程技术大学的目标迈进,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基础研究、拓展国际合作,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415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54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