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巴中(江阳城建职院巴中)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巴中(江阳城建职院巴中)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巴中校区(以下简称“江阳城建巴中”)是四川省内聚焦城乡建设与管理领域的高职院校分校,依托母体院校资源,结合巴中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优势,形成以建筑、工程管理为核心,辐射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专业的办学格局。校区自筹建以来,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通过政校企协同机制,构建“技能培养+实践应用”的育人模式。目前开设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管理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0%,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超过75%,成为川东北区域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基地。

江	阳城建职业学院巴中

一、历史沿革与区域定位

江阳城建巴中校区成立于2018年,是巴中市与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共建的产教融合项目,旨在破解革命老区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校区定位为“川陕渝结合部城市建设人才摇篮”,承担三项核心职能:一是为巴中及周边区县输送建筑、市政、园林等领域技术骨干;二是服务秦巴山区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住房改造、基础设施维护等专项培训;三是承接川东北城市群产业升级需求,重点培养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等新兴领域人才。

时间阶段关键事件政策支持
2016-2018校区筹备与专业论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2019-2021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立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
2022至今装配式建筑实训中心建成《巴中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二、专业布局与产业匹配度

校区专业设置紧扣巴中“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目标,形成“3+X”架构:主体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占比45%,延伸专业(数字城市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占比30%,新兴交叉专业(智慧城市安防、建筑数字化运维)占比25%。其中,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专业与当地3家PC构件厂签订“订单班”协议,实现课程内容与生产线标准无缝衔接。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合作企业人才输出方向
主体建设类建筑工程技术巴中建丰集团施工员、安全员
数字技术类智慧城市管理中国移动巴中分公司系统集成工程师
绿色建筑类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四川住总集团巴中公司预制构件工艺师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校区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现有专任教师82人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比68%,聘请行业技术骨干36人担任兼职导师。教学资源方面,建成建筑信息模型(BIM)实训中心、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实验室等6大实训平台,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与广联达科技、鲁班软件等企业联合开发《智慧工地管理》《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等活页式教材,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岗课赛证”融合培养体系:

  • 岗位导向:按施工员、造价员等职业标准重构课程模块
  • 课程重组:将16门专业核心课整合为“建造全流程实务”等项目化课程
  • 竞赛驱动:年均组织300人次参与省级技能大赛,获奖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 证书融通:将“1+X”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证书考核标准融入教学

五、产教融合实践成效

构建“四层递进”校企合作模式:

  1. 认知实习:一年级赴巴中城市规划馆、恩阳机场建设项目实地学习
  2. 跟岗实训:二年级在合作企业参与真实项目辅助工作
  3. 顶岗实习:三年级进入企业关键岗位独立作业
  4. 就业追踪:毕业后三年内持续提供技术指导

近三年累计完成企业技术攻关项目23项,包括巴中市体育中心钢结构优化设计、恩阳河生态廊道施工方案编制等,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800万元。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面向秦巴山区开展四大培训工程:

培训类型年培训量典型项目社会效益
农村建筑工匠培训1200人次巴州区农房抗震改造技术培训提升自建房安全等级
市政设施维护专项800人次恩阳区道路桥梁养护技术实训延长公共设施使用寿命
装配式建筑技工600人次平昌县PC构件生产操作规范培训推动建材产业升级
古村落修复技艺300人次南江光雾山传统村落保护研修传承巴蜀建筑文化

七、数字化转型进展

实施教育新基建“三步走”战略:

  1. 基础建设:建成5G校园专网,部署物联网设备300余个
  2. 平台搭建:开发“云上城建”教学管理平台,集成学情分析、虚拟仿真等功能
  3. 应用创新:运用BIM+AR技术开展古建筑测绘教学,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施工全过程

疫情期间完成12门专业核心课线上资源建设,实现“远程虚拟施工+本地实操训练”混合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连续性。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建议

当前面临三大瓶颈:其一,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引进困难,特别是智能建造、绿色建材等领域领军型教师稀缺;其二,实训设备更新速度滞后于行业技术迭代,如建筑机器人应用、CIM城市信息模型等新兴领域实训条件不足;其三,跨区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对川陕渝交界地带的人才辐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建议实施“三维突破”策略:在人才引育方面,设立产业教授特聘岗位,建立“高校+企业+国际认证”教师培养体系;在技术升级方面,争取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资金,重点布局智能建造实训工厂;在服务拓展方面,联合重庆、汉中等地院校组建“嘉陵江流域城建职教联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

江阳城建巴中作为革命老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通过精准对接区域发展战略,构建了“政校企村”四位一体的办学生态。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服务能级提升、国际化标准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产教融合的示范标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