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广元职业技术学校是川北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机构,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占地面积820亩,现有在校生6800余人,开设32个高职专业和18个中职专业,形成“中高贯通”的办学格局。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该校在产教融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达78%,为广元市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四川广元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广元市技工学校,2007年升格为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建有省级实训基地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
指标 | 数据 |
---|---|
占地面积 | 820亩(含实训基地) |
在校生规模 | 6823人(高职4500人/中职2323人) |
教职工总数 | 492人(专任教师415人) |
馆藏图书 | 38万册(含电子图书12万册)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三位一体专业集群,其中现代农业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入选省级重点专业。开发“岗课赛证”融合课程42门,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数 | 校企合作专业占比 |
---|---|---|
现代农业类 | 6个(含省级重点3个) | 85% |
装备制造类 | 8个(含省级重点2个) | 78% |
信息技术类 | 4个(含省级重点1个) | 90%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育省级教学名师5人、市级技能大师8人。实施企业实践制度,每年选派60名教师赴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6.4%。
职称结构 | 高级职称占比 |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
---|---|---|
专任教师 | 38.1% | 42.7% |
兼职教师 | 25.6% | / |
双师型教师 | 76.4% | / |
四、产教融合实践
与广元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园校融合”示范基地,引入京东云仓、比亚迪动力电池等12家企业入驻校园。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组建“川北粮油”“广元电工”等订单班23个,实现招生即招工。
- 共建产业学院:与中兴通讯共建ICT学院,与利州区农投公司共建现代农业学院
- 技术服务平台:年承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5项,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超5000人次
- 实训基地共享:智能工厂实训中心年接待企业员工培训2000人次
五、学生发展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获取“1+X”证书比例达92%,专升本录取率从15%提升至23%。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3项,省级奖项47项。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学生创业项目38个。
年度 | 就业率 | 本地就业占比 | 对口就业率 |
---|---|---|---|
2021 | 95.8% | 76.2% | 81.5% |
2022 | 96.5% | 78.4% | 83.2% |
2023 | 97.1% | 79.1% | 84.6% |
六、社会服务能力
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3000人次,为剑阁县、苍溪县等脱贫地区定制“电商+农业”培训项目。牵头成立川陕甘秦巴山区职教联盟,吸纳成员单位47家。
- 技术扶贫:在青川县建立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
- 社区教育:开设老年智能技术课堂,年培训学员1200人次
- 国际交流:与老挝万象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鲁班工坊”,输出茶艺、蜀绣等非遗技艺标准
七、数字化转型进展
建成智慧校园中枢系统,部署5G基站12个,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15套。疫情期间实现线上教学覆盖率100%,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8个。
数字化指标 | 2023年数据 |
---|---|
数字资源总量 | 12TB(含视频课程8000小时) |
在线学习用户 | 日均活跃3200人 |
虚拟仿真实训 | 年使用量18万人次 |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要求,学校存在三大挑战: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关键设备更新周期达8年)、横向科研能力薄弱(年纵向课题经费不足200万元)、县域生源持续萎缩(近三年中职本地生源下降12%)。建议通过争取专项债券支持实训基地升级、组建跨区域职教集团、深化“技能高考”改革等方式突破发展瓶颈。
作为秦巴山区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四川广元职业技术学校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数字赋能、创新育人模式,正朝着“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职业技术大学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