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川县职业中学(以下简称“青川职中”)是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4年,以“职业技能与素质教育并重”为办学理念,长期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约1800人,开设电子技术、旅游服务、现代农业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本地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和财政投入,学校在师资结构、硬件设施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例如,高级教师占比仅28%,实训设备更新周期较长,部分专业与区域产业需求衔接不足。总体来看,青川职中在服务地方经济、推动职业教育普惠化方面成效显著,但需进一步突破资源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青川职中位于青川县乔庄镇,占地8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35%。校园配备电子实训室、机械加工车间等基础设施,但部分设备服役超10年,智能化水平较低。
指标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在校生人数 | 1650 | 1780 | 1820 |
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 92% | 94% | 95% |
生均实训设备值(元) | 3800 | 4200 | 4500 |
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配性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围绕青川县“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战略,重点建设现代农业、旅游服务、电子信息三大类专业群。例如,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青川馆合作开展直播电商实训,旅游服务专业对接唐家河景区人才需求。但机械制造等专业因本地产业基础薄弱,学生就业半径较大。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合作企业 | 就业对口率 |
---|---|---|---|
现代农业 | 茶叶种植与加工 | 白龙湖茶叶公司 | 82% |
旅游服务 | 酒店管理 | 唐家河旅游开发公司 | 78% |
电子信息 | 无人机操控 | 四川智翔科技 | 65%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但高级职称占比偏低,且存在“双师型”教师行业经验不足的问题。2023年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实践课程评价高于理论课程,但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评分仅为78.5分(满分100)。
师资指标 | 全省中职均值 | 青川职中 |
---|---|---|
高级教师占比 | 35% | 28% |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 | 18% | 12% |
师生比 | 1:15 | 1:18 |
四、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就业+升学”双通道,2023年毕业生中42%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38%直接就业,剩余10%选择自主创业或参军。就业学生主要集中在川内制造业和服务业,平均起薪3500-4500元。但升学学生中仅65%坚持原专业方向,存在专业衔接断层现象。
五、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与1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青川茶艺大师工作室”等产教项目。2022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300人次,但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的案例较少,多数合作停留在顶岗实习层面。
六、硬件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实训楼总面积8000平方米,但智能制造等新兴专业实训设备缺口达40%。智慧校园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仅实现基础教学区域网络覆盖,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尚未普及。
七、社会认可度与竞争优势
在川北地区职业院校中,青川职中凭借“订单班”培养模式和学费全免政策形成一定吸引力。但与市级职教中心相比,在技能大赛获奖数量、校企合作层次等方面仍有差距。2023年本地初中生职普选择比例显示,仅19%学生首选青川职中。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学校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财政投入有限导致设施升级滞后;二是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三是师资引进困难。根据《青川县教育十四五规划》,学校计划2025年前完成实训基地扩建工程,引入华为ICT学院等品牌项目,力争将“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至50%。
作为县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川职中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其“扎根地方、多元育人”的办学特色值得肯定,但需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师资建设等举措突破发展瓶颈。未来若能抓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机遇,有望成为川北地区产教融合的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