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叙州高场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以“产教融合、技能立校”为核心发展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坐落于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宜宾市,依托叙州区产业优势,重点开设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专业群,形成“工农结合、虚实联动”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成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
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教职工总数达2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突破60%。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有现代化实训楼、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及智慧教室,实训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通过与五粮液集团、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以下从八个核心维度对该校进行深度分析:
一、地理区位与产业依托
宜宾叙州高场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汇点,周边聚集白酒酿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学校与五粮液产业园区直线距离仅8公里,与长江工业园、锂电产业园形成“半小时就业圈”,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天然优势。
核心指标 | 宜宾叙州高场职校 | 四川同类职业院校均值 |
---|---|---|
区域产业匹配度 | 92%(覆盖白酒、新能源等6大产业链) | 78% |
企业合作深度 | 订单班占比40%,顶岗实习率100% | 订单班占比25%,顶岗实习率85% |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 | 83% | 61%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农业+工业+信息技术”三维专业体系,重点打造白酒酿造、新能源汽车维修、物联网技术应用三大特色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拓展”模式,引入1+X证书制度,将五粮液酿造工艺、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标准融入教学。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实训室配置 | 行业认证覆盖率 |
---|---|---|---|
现代农业 | 白酒酿造、生态养殖 | 固态发酵实训中心、品控实验室 | 100%(含WSET国际品酒认证) |
先进制造 | 新能源汽车维修、智能焊接 | 动力电池检测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站 | 85%(含高压电工认证) |
信息技术 | 物联网应用、数字媒体 | 智能家居实训室、短视频创作工坊 | 78%(含华为HCIA认证)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百工程”计划,通过企业技术骨干驻校、教师企业实践“双轮驱动”,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聘请五粮液国家级酿酒师、宁德时代工程师等企业导师28人,形成“理论教学+岗位实操”双导师制。
师资类型 | 数量 | 占比 | 年均企业实践时长 |
---|---|---|---|
正高级职称教师 | 12人 | 6% | 45天 |
企业兼职导师 | 28人 | 14% | 全程参与教学周期 |
“双师型”教师 | 124人 | 62% | 60天 |
四、教学改革与创新
推行“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第1学年夯实文化基础,第2学年开展专项技能训练,第3学年进入企业轮岗实训。开发《白酒品控实务》《动力电池维护》等12门校本教材,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引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现白酒发酵过程、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等高风险实训环节数字化模拟。
五、校企合作机制
与五粮液集团共建“酒文化学院”,联合开发酿酒工艺标准课程;与宁德时代合作设立“锂电英才班”,实行“3+3”中高职贯通培养。企业累计投入设备价值超2000万元,共建智能化生产线实训基地,实现“教室即车间、师傅即教师”的教学场景。
六、学生发展路径
构建“升学+就业”双通道体系,近三年高职单招录取率达78%,对口本科升学率保持25%以上。建立创业孵化中心,重点扶持涉农电商、新能源汽车后服务等项目,毕业生三年内创业成功率达12%,高于全省中职院校平均水平。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为五粮液经销商提供品酒师专项培训。承接宜宾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开发“白酒酿造体验”“无人机操控”等特色项目,年接待研学学生超5000人。
八、数字化转型实践
建成“智慧职教”平台,集成人脸识别考勤、AI教学行为分析系统。开发白酒酿造VR实训模块,实现异地协同教学。疫情期间开展直播教学126课时,线上资源点击量突破50万次,获评四川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案例”。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宜宾叙州高场职业技术学校已形成“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的良性生态。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校企双元育人”的深度实践、“数字技术赋能”的创新探索,为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未来需在跨区域资源共享、国际化标准引进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增强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