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工科为主,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特色专业。学院立足四川、辐射西南,依托航天行业背景,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目前拥有广汉、龙泉驿两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逾千亩,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院在航天装备制造、电子技术应用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与多家航天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
一、地理位置与校区分布
学院采取“一校两区”布局,主校区位于德阳广汉市,分校区位于成都龙泉驿区,两地相距约80公里,形成差异化功能定位。
校区名称 | 地理位置 | 占地面积 | 核心功能 |
---|---|---|---|
广汉校区 | 德阳广汉市航天大道155号 | 780亩 | 教学科研中心、航天实训基地 |
龙泉校区 | 成都龙泉驿区航天路100号 | 420亩 | 产教融合示范区、创新创业孵化 |
二、区域经济与产业支撑
学院地处成德绵经济走廊核心区,周边聚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广汉校区毗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科研院所,龙泉校区对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汽车制造产业。
经济指标 | 广汉市 | 龙泉驿区 | 四川省 |
---|---|---|---|
GDP(亿元) | 385.6 | 1575.3 | 52885.4 |
规上工业增速 | 8.2% | 9.5% | 6.1% |
航空航天产业占比 | 18.7% | 12.4% | 3.2% |
三、交通网络与区位优势
两校区均处于“半小时经济圈”,广汉校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龙泉校区距天府国际机场35公里。轨道交通覆盖成都地铁3号线、成绵乐高铁等干线。
交通方式 | 广汉校区 | 龙泉校区 |
---|---|---|
高铁站距离 | 广汉站(2.3公里) | 龙泉驿站(1.8公里) |
高速公路接口 | G05京昆高速(3分钟) | G42沪蓉高速(5分钟) |
机场通勤时间 | 双流机场(60分钟) | 天府机场(40分钟) |
四、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作为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产教融合型高校,学院享受《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项支持,近三年获省级财政拨款超2.3亿元。
- 入选教育部“十四五”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库
- 承担国家航天局“航天工匠”培养计划
- 获批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 与重庆航天职技院共建成渝双城航天教育联盟
五、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
学院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设备总值突破3.8亿元,建有航天精密制造、卫星通信等1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
指标项 | 广汉校区 | 龙泉校区 | 全院均值 |
---|---|---|---|
师生比 | 1:18 | 1:16 | 1:17 |
硕士以上教师占比 | 68% | 72% | 70% |
企业兼职教师数 | 86人 | 124人 | 105人 |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院实施“订单+定制”培养模式,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航工业等签订定向培养协议。2023届毕业生进入航天系统就业比例达37.5%。
就业指标 | 2022届 | 2023届 | 行业对比 |
---|---|---|---|
总体就业率 | 96.2% | 97.1% | 93.8%(全省高职) |
对口就业率 | 81.4% | 84.6% | 76.2%(工科类) |
起薪水平 | 4820元 | 5180元 | 4650元(制造业) |
七、校园文化与特色活动
学院打造“航天文化+蜀地特色”育人体系,每年开展航天开放日、无人机创新大赛等活动。学生社团中航天爱好者协会、机器人战队等最具影响力。
- 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无人机应用创新大赛
- “航天工匠班”获团中央表彰
- 川剧社团入选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 年均开展技术技能讲座50余场
八、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
学院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2万人次,为巴基斯坦、老挝等国培养航天技术人才。与德国不来梅应用技术大学共建“中德智能制造中心”。
合作项目 | 国内 | 国际 |
---|---|---|
现代学徒制企业数 | 68家 | / |
技术服务中心数 | 12个(含3个省级平台) | / |
海外合作院校 | / | 俄罗斯萨马拉国立航天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