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五冶职业技术学校(四川五冶职校)

四川五冶职业技术学校(四川五冶职校)

四川五冶职业技术学校是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依托雄厚央企资源创办的国有公办职业院校,深度践行“产教融合”办学理念,构建了以建筑工程为核心,覆盖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学校依托世界500强企业背景,打造“校中企、企中校”实训模式,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在西南地区职业院校中展现出显著的产业协同优势。

四	川五冶职业技术学校

办学背景与体制特色

学校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冶直接管理,采用“国企办学+市场化运营”双轨制模式。

核心指标五冶职校普通中职
举办方性质中央企业直属地方政府/民办
实训设备价值1.2亿元(含企业捐赠)平均3000万元
企业订单班比例85%专业覆盖30%-50%

通过校企共建“工程创新中心”“智能建造研究院”等平台,实现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围绕“基建+”战略构建专业群,形成土建类、安装类、智能类三大专业矩阵。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课程特色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BIM技术融入全周期教学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ABB机器人实操占比40%
数字技术工程造价(数字化方向)广联达平台实战教学
  • 开发《装配式建筑施工》《智慧工地管理》等12门企业定制课程
  • 推行“1+X”证书制度,BIM建模证书通过率91%
  • 建立“基础技能-专项技术-综合应用”三级实训体系

师资队伍结构

实施“双师双岗”制度,教师团队呈现“三高三化”特征。

师资类型占比企业经历要求
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35%10年以上工程经验
“双师型”教师82%持有注册建造师证书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68%-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要求每年完成不少于40天的项目驻场培训,近三年累计参与天府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技术攻关27项。

实训基地建设

构建“三级递进”实训体系,打造真实生产环境。

实训层级场地配置承接项目
基础实训2万㎡标准化实训场测量放线、材料检测等基础训练
专项实训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预制构件生产全流程实操
生产性实训五冶建设公司真实项目部成都TOD项目现场施工

引入企业“安全积分制”管理,实训事故率连续四年保持为零,设备利用率达92%。

就业质量保障

建立“三阶六维”就业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就业输出。

评价维度2023届数据行业平均水平
对口就业率96.7%78.5%
起薪标准5280元/月4100元/月
国企就业占比73%31%
  • 与中国中铁、中国交建等签订“订单班”协议,年输送技术人才超800人
  • 设立“职业发展追踪期”,毕业后三年持续提供技能提升服务
  • 开辟海外就业通道,2023年向“一带一路”项目输送67人

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四共八互”合作模式,形成紧密型产教联合体。

合作领域企业投入校方配套
技术研发设立200万元/年研发基金提供实验室场地支持
师资共建派遣高级工程师授课组织教师顶岗锻炼
设备共享捐赠盾构机模型等设备开放实训基地使用权

联合开发《钢结构深化设计标准》《智慧工地评价体系》等行业标准3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反哺教学占比达15%。

学生管理创新

实施“五维素质”培养体系,强化职业素养养成。

管理模块实施措施成效指标
军事化管理早操考勤+内务评比违纪率下降62%
工匠精神培育大师工作室学徒制技能竞赛获奖量提升3倍
数字化监管校园行为大数据分析异常行为预警准确率91%

开发“职业素养护照”评价系统,记录学生6大类28项行为指标,作为实习推荐重要依据。

社会服务能力

发挥央企学校资源优势,构建多维度社会服务体系。

服务类型年度数据社会效益
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扶贫搬迁人员就业率89%
技术咨询服务48项助力中小微建筑企业升级
国际教育输出培训老挝学员132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牵头成立成渝双城建筑职教联盟,开发《川渝装配式建筑施工规范》等区域标准,辐射带动67所职业院校课程改革。

四川五冶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生态,其“国企办学”基因形成的资源集聚优势、“双师双轨”模式创造的人才培养效能、“标准输出”彰显的社会服务价值,为行业职业院校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和“技能中国”战略推进,学校正朝着建设国家级建筑行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目标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