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怎么样(成都交运校评价)

成都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怎么样(成都交运校评价)

成都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作为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类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其办学实力与行业影响力备受关注。学校依托四川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构建了以交通运输、汽车制造、物流管理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共建产业学院等方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对口就业率超90%。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投入近3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航空模拟舱等现代化教学场景,并与丰田、中车集团等企业共建12个校内实训中心。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5%,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形成“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体系。

成	都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怎么样

一、学校概况与历史沿革

成都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四川省交通厅技工学校,2006年升格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轨道交通、汽车工程、航空服务等6大院系,开设23个中职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4个。作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与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3+2”贯通培养项目,形成中高职衔接的立体化办学格局。

核心指标数据详情
建校时间1958年(66年办学历史)
校区面积主校区120亩,实训基地30亩
在校人数全日制学生6800人,年培训量1.2万人次
升学渠道对口升学率82%,单招本科上线率15%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布局紧密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形成“陆-空-智”三维专业集群。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专业采用“订单班”培养模式,与成都地铁、吉利汽车等企业联合开发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融入“1+X”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分解至教学模块,实现“课证融通”。例如,汽车检测专业将故障诊断、智能维修等8项核心技能嵌入三年教学周期,学生毕业时可同步获取高压电工证、二手车评估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特色项目
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工程技术成都地铁“订单班”年输送200人
汽车工程新能源汽车维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丰田T-TEP项目合作校
航空服务空中乘务、机场运行服务民航安检员资格取证率92%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计划”,通过“高校教授+企业技师”双导师制优化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5%。企业兼职教师库涵盖126名行业专家,参与实践课程教学。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涵盖轨道交通沙盘模拟、汽车故障诊断等12类实训项目,数字资源库存储专业课程视频2000小时,题库试题量突破10万道。

四、实训设施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三级递进式”实训体系:基础实训层配备汽车发动机拆解、电工电子等18个实验室;专项实训层设有轨道交通OCC调度中心、航空客舱模拟舱等场景化实训室;综合实训层与京东物流、中航工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引入蔚来汽车电池检测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场部署5G-V2X测试设备,设备总值达1.2亿元。近三年校企合作开发教材27本,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比例达70%。

实训类型设备配置合作企业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实训台、票务AFC设备成都地铁、中国中车
汽车工程特斯拉Model S实训车、动力电池检测线蔚来汽车、一汽丰田
航空服务B737紧急撤离训练舱、值机操作系统四川航空、成都双流机场

五、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学校构建“就业跟踪-岗位晋升-终身服务”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202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18%,本地轨道交通行业吸纳35%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初次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达89%,平均起薪4500元/月,高于四川省中职院校平均水平。学校设立“职业发展导师制”,对毕业生进行三年跟踪指导,助力技术骨干晋升。典型就业案例包括:2019级轨道班学生张某某现任成都地铁值班站长,2021级新能源班李某某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后留校任教。

六、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

学校推行“准军事化+企业文化”双重管理模式,实施“7S”现场管理制度。学生社团形成“专业技能类+文体兴趣类”结构,其中轨道交通模型社、汽车改装俱乐部等专业社团占比40%。德育活动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技能大师工作室开放日”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6人,构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预警机制,年均干预危机事件12起。

七、社会服务与行业贡献

学校发挥“天府工匠”培养基地作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凉山州、甘孜州等地开展“交通扶贫”培训项目。技术研发方面,与四川公路设计院合作完成《山区道路安全设施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制定。疫情期间,学校开发“线上实训直播系统”,为全国23所职业院校提供教学资源包。国际交流层面,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官员研修项目,累计培训外国学员146人。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方向

面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迭代加速,学校存在专业设备更新滞后问题,如自动驾驶仿真系统仍需升级。师资队伍中跨学科复合型教师缺口明显,特别是在车路协同、智能仓储等领域。区域竞争方面,重庆、西安等地同类院校在轨道交通专业建设上的投入形成压力。未来需深化“政-校-企-研”四方联动机制,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同时加强国际化师资培养,提升标准输出能力。

成都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与精准的办学定位,在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布局策略、“双师双轨”培养模式以及智能化实训体系建设,为交通运输行业输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在产业技术快速变革背景下,学校亟需加快专业数字化改造,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专业的融合创新。建议通过建立校友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等方式,持续提升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的能力,向“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目标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