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池县职业高级中学作为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2个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形成“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特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对口升学率稳定在60%左右。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占地120亩,建有实训大楼、智能制造车间等现代化教学场所,配备价值超3000万元的实训设备。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15门,形成“岗课融通”的教学体系。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岳池县职业高级中学前身为岳池县技工学校,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职业高级中学。现有在校生规模3200人,教职工186人,开设专业覆盖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三大领域。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发展成果 |
---|---|---|
1984-2007年 | 技工学校阶段 | 培养中级技工2000余人 |
2008-2015年 | 升格职高与省级重点建设 | 新增专业8个,创建电子技术应用品牌专业 |
2016年至今 | 示范校创建与产教融合 | 建成3个省级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达45家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集群+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重点专业实行“双导师制”。2022年数据显示,省级重点专业生均实训设备值达1.2万元,远超普通专业0.6万元的平均水平。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数量 | 校企合作项目 | 毕业生月薪(元) |
---|---|---|---|
信息技术类 | 2 | 华为ICT学院 | 4500-6000 |
装备制造类 | 3 | 长安汽车订单班 | 4000-5500 |
现代服务类 | 1 | 京东客服实训中心 | 3500-4800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能力
通过实施“名师工程”和“企业实践计划”,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从2018年的22%提升至2023年的35%。“双师型”教师中,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的占67%,近五年累计开发校本教材18部。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实践时长(年) |
---|---|---|---|
正高级讲师 | 12 | 6.5% | 平均8个月 |
双师型教师 | 145 | 78% | 累计120天/年 |
企业兼职教师 | 35 | 19% | 固定学期授课 |
四、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校中厂”模式实训中心6个,与重庆长安、成都京东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3个。2023年实训设备更新投入达800万元,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模拟系统等高端设备。
实训类型 | 设备总值(万元) | 合作企业数 | 年实训人次 |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1200 | 12 | 1800 |
电子商务实训室 | 350 | 8 | 900 |
汽车维修实训基地 | 800 | 6 | 1200 |
五、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升学有径、就业有位”的双通道体系,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28%,与省内7所高职院校签订“3+2”分段培养协议。就业跟踪显示,毕业生三年内岗位晋升率达65%。
发展路径 | 2023年数据 | 较2020年增长 |
---|---|---|
对口升学人数 | 520人 | +40% |
本地就业率 | 72% | +15% |
创业扶持项目 | 28个 | +3倍 |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为县域内42家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牵头组建岳池县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开发《水稻种植机械化》等特色培训课程包。
- 技术帮扶:近三年完成企业技术攻关项目17项,节约生产成本超千万元
- 社区教育:开设老年智能技术课程,累计培训学员1200人次
- 扶贫协作:接收凉山州职业学校跟岗学习教师56名
七、办学特色与创新举措
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建立技能竞赛奖励机制。开发“工匠讲堂”在线资源库,包含微课200节、虚拟仿真项目35个。创新“季节学期制”,将汽修专业课程按淡旺季调整教学周期。
创新项目 | 实施效果 | 覆盖专业 |
---|---|---|
企业冠名班级 | 奖学金覆盖率提升40% | 电子、机械类专业 |
国际职业资格认证 | 获取AWS证书127人 | 计算机网络专业 |
现代学徒制试点 | 企业留用率达92% | 新能源汽车专业 |
八、发展挑战与提升策略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待优化(先进制造业对应专业仅占45%)、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现有资源覆盖课程不足60%)等问题。计划通过以下路径突破:
- 建设“智能装备”专业群,三年内投入1500万元购置工业机器人设备
- 联合高校开发虚拟仿真教学平台,2025年前完成8个专业数字化改造
- 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每年选派20名教师赴德国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