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中江县职业中专怎么样(中江职中评价)

中江县职业中专作为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自1987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为宗旨,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开设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京东方、格力电器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5%。硬件设施方面,建有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4大实训中心,配备价值3000万元的教学设备。师资队伍中,高级教师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

中	江县职业中专怎么样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指标 数据 对比项(全省中职均值)
建校时间 1987年 1995年(平均)
校园面积 120亩 85亩
校舍面积 8万㎡ 5.2万㎡
实训设备值 3000万元 1800万元

学校基础设施处于全省中职院校前列,特别是2018年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实训工位数量较旧校区提升3倍,生均教学设备值达7140元,远超全省4500元的平均水平。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重点专业 证书获取率 对口就业率
信息技术类 计算机应用(省级重点) 98% 89%
加工制造类 数控技术应用(市级重点) 92% 84%
现代服务类 电子商务(新兴专业) 85% 78%
  • 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课程体系
  • 推行1+X证书制度,覆盖85%专业
  • 开发企业定制课程12门,如京东方专班课程包

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近三年新增新能源汽车、老年护理等4个市场紧缺专业,停招传统纺织专业,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达91%。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指标 中江职中 全省中职均值
专任教师数 216人 158人
高级职称占比 38% 26%
双师型教师 140人 92人

教师团队近五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开发校本教材14本。2022年师生技能大赛获奖总数居德阳市第三,其中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连续三年包揽市级一等奖。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合作模式 合作企业 受益专业 设备投入
订单培养 京东方 电子技术应用 300万元
实训基地共建 格力电器 机电技术 500万元
现代学徒制 中科智联 人工智能 150万元

与23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教室+车间+工作室”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比例达100%,技术骨干驻校授课时长年均超600课时。

五、升学与就业质量

年份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平均起薪 升学率
2020 95.2% 82.5% 3820元 73%
2021 96.8% 84.1% 4050元 76%
2022 97.3% 85.8% 4280元 78%

升学渠道畅通,与四川工程职技学院等高校共建“3+2”分段培养项目。就业学生中,本地就业占比62%,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县域支柱产业。

六、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

  • 实行“军事化+学分制”管理模式,违纪率连续三年低于1.2%
  • 建立“成长导师制”,每位教师联系15名学生跟踪发展
  • 校园文化节、技能竞赛月等品牌活动年均开展20余项
  • 组建机器人、无人机等32个学生社团,参与率达89%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建有标准化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4名,年均干预危机事件12起。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服务项目 年培训量 服务对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1800人次 县域农户
企业职工技能提升 1200人次 园区企业
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 300人次 军创园入驻企业

作为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带动区域内7所职业院校开展资源共享,联合开发《现代农业技术》等6门共享课程。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方向

  • 数字化转型压力:智慧校园建设资金缺口达1200万元
  • 师资结构矛盾:青年教师占比45%,专业带头人储备不足
  • 县域经济制约:高端产业岗位供给量仅能满足30%毕业生需求
  • 改进措施:启动“数字工匠”培育计划,增设产业教授岗位,深化长三角就业网络建设

学校正积极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农业”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力争实现产教融合型区域实践中心建设目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19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665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