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内江职业技术学院2019(内江职院2019)

四川内江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发展态势呈现多维度特征,其办学定位聚焦区域经济需求,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师资建设等举措,初步形成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路径。当年学院在招生规模、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科研能力薄弱、高端人才短缺、产教协同机制待完善等挑战。数据显示,全年在校生规模突破万人,新增省级重点专业2个,横向课题经费同比增长15%,但生均科研投入仍低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整体来看,学院在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方面展现出较强执行力,但在内涵式发展质量提升方面仍需突破。

四	川内江职业技术学院2019

一、基础办学能力分析

2019年学院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教学资源总量稳步提升。

指标类别2018年2019年同比变化
校舍建筑面积(㎡)286,000305,000+6.6%
教学科研设备值(万元)12,80014,600+14.1%
纸质图书藏量(万册)42.545.8+7.3%
数字资源数据库(个)1822+22.2%

对比显示,硬件设施投入增速高于全省高职均值(9.2%),但生均教学设备值(8,200元/生)仍低于教育部优质专科标准(1.2万元/生)。

二、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初见成效,紧密对接川南产业带需求。

专业类别招生专业数在校生占比对口就业率
智能制造类1228.7%89.4%
现代服务类819.3%82.1%
信息技术类615.8%78.9%
传统工科类924.2%76.5%

与区域支柱产业匹配度达76%,但新兴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占比(15.8%)低于同期四川省高职平均(18.5%),数字化转型专业布局仍需加速。

三、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行业经历年限
专任教师42576.1%-
双师型教师28949.8%平均5.2年
企业兼职教师13223.9%平均8.7年
高级职称教师15827.6%-

对比全省高职平均水平,双师比例高出7个百分点,但正高职称教师占比(9.2%)低于均值(12.5%),领军型人才引进亟待加强。

四、科研与社会服务

技术应用研究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研指标2019年数值同比增幅
纵向科研经费(万元)385+27%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万元)723+43%
发明专利授权量(项)14+60%
技术交易额(万元)462+58%

虽然科研成果转化率(32%)较2018年提升9个百分点,但相较省内同类院校(平均38%)仍有差距,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需进一步创新。

五、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毕业生职业发展呈现结构性特征。

发展维度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创业率
整体数据96.3%78.5%2.1%
智能制造大类98.1%85.2%1.8%
现代服务大类94.7%72.4%2.5%
升学比例---
专升本录取率---
全省统招专升本---
录取率---
本院考生达线率---

值得注意的是,升学群体中83%选择省内本科院校,其中62%集中在四川理工学院、西华大学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历提升通道畅通度有待提升。

六、国际化进程评估

国际合作办学呈现点状突破。

项目类型合作院校项目规模实施效果
学分互认项目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32人/年续签率85%
师生交流项目韩国又石大学18人次/年满意度92%
标准输出项目老挝万象技术学院联合培养63人就业率100%
语言培训项目泰国清迈大学雅思培训217人次通过率67%

虽然国际项目参与学生占比达12.4%,但长期深度合作项目仅占37%,且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国际化战略系统性有待加强。

七、社会服务效能分析

区域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显著发挥。

市占率31%承接量全市第2服务半径扩大25%含省级非遗2项
服务类型年度数据区域占比
社会培训人次14,320
企业技术攻关项目47项
社区教育覆盖人口8.7万
非遗技艺传承项目6项

特别是在川南幼教联盟建设中,牵头制定4项区域性教学标准,但高端技术研发平台(省级以上工程中心)仍为空白。

八、财务保障体系解析

多元化筹资机制逐步形成。

67.8%事业收入(学费)22.1%社会服务收入9.1%捐赠收入
经费来源金额(万元)占比年增幅
财政拨款12,850
4,230
1,720
310

>

(注:表中"+"表示较上年增长幅度)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45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12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