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卫生学校(简称兰州市卫校)作为甘肃省内历史悠久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机构,自1958年建校以来,始终以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为核心使命。学校依托西北地区医疗资源禀赋,构建了以护理、助产、康复技术为骨干的专业体系,累计输送逾万名毕业生扎根基层医疗岗位。其办学特色体现在"医教协同"模式深化、实训设备覆盖临床全流程场景、以及与省级三甲医院共建教学医院网络等方面。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机制,实现毕业生省内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2%以上,在甘肃省中等卫生教育领域形成显著品牌效应。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兰州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1962年独立建制后历经三次重大扩建,2008年整体迁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现占地18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等5个教学单元。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规模 |
---|---|---|
1958-1985 | 依托兰州医学院办学,开设护理、检验专业 | 在校生800人 |
1986-2005 | 获批省级重点中专,增设药剂、助产专业 | 在校生1500人 |
2006-至今 | 迁入新校区,开设康复治疗技术等6个新专业 | 在校生3200人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7个中职专业和3个"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形成"护理为主体,药学与康复技术为两翼"的专业架构。核心课程实施"理论-实训-临床见习"三段式培养,其中护理专业实训课时占比达45%。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护理 | 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助产 | 母婴保健、产科护理、新生儿护理 | 母婴保健技术证 |
康复技术 |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康复 | 康复治疗士证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高级职称教师39人。建有模拟病房、急救实训中心等23个专项实验室,配备价值2800万元的医疗教学设备。
师资类型 | 数量 | 占比 |
---|---|---|
正高级职称 | 12 | 8.4% |
副高级职称 | 27 | 19.0% |
中级职称 | 58 | 40.8% |
初级职称 | 45 | 31.8% |
四、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主要流向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民营医疗机构。升学方面,高职升学率从2018年的62%提升至2022年的78%,合作院校覆盖甘肃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
- 2022届护理专业就业去向:乡镇卫生院35%、民营医院28%、社区卫生中心22%
- 校企合作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等9家机构
- 典型就业岗位:临床护理(45%)、医疗文员(20%)、医疗器械销售(15%)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年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3000人次,承接基层卫生人员技能提升项目。与兰州市疾控中心共建公共卫生实训基地,开发"互联网+急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疫情期间为全省卫生系统提供在线培训超1.2万人次。
经过六十余年发展,兰州市卫校已形成"立足甘肃、辐射西北"的办学格局,其"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模式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人才短缺问题。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学校正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专业数字化改造等举措,着力培养适配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卫生技术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7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