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卫生学校

珠海卫校曾俊熙(改写后的关键词为:珠海卫校曾俊熙)

珠海卫校曾俊熙综合评述

曾俊熙作为珠海卫生学校(以下简称“珠海卫校”)的核心管理者,其职业历程与该校发展深度绑定。自任职以来,他主导推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及产教融合,显著提升学校在医疗教育领域的竞争力。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珠海卫校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从2018年的78%提升至2023年的92%,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其提出的“医教协同”模式,与珠海市三甲医院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教学资源与临床实践的无缝衔接。在科研层面,曾俊熙牵头建立市级医学研究中心,推动教师团队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此外,他注重国际化视野拓展,与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引入国际护理标准课程。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其在高职院校升级路径、跨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总体而言,曾俊熙的管理风格兼具创新意识与务实精神,为珠海卫校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个人背景与职业历程

曾俊熙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早年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担任主治医师,积累临床经验。2015年调任珠海卫校副校长,负责教学管理,期间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将病例讨论纳入日常课程。2019年升任校长后,提出“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基层医疗人才培育”战略,重点强化中医康复、老年护理等特色专业建设。其职业经历体现“临床—教学—管理”的闭环路径,形成“以行业需求倒逼教学改革”的治理逻辑。

时间节点职务变动核心举措成效指标
2015-2019年副校长(教学)推行“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教师执业资格证持有率从65%提升至89%
2019年至今校长启动“三甲医院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医院数量从3家扩展至12家
2021年兼任市医学会会长主导制定《珠海基层医疗人才标准》规范6类岗位能力认证体系

教学改革与成果数据

曾俊熙主导的教学改革聚焦“岗课融通”,重构护理、药学等专业课程模块。例如,将传统解剖学课程拆分为“临床解剖应用”“急救解剖实操”等分支,并与珠海市急救中心联合开发模拟场景教学案例库。其推行的“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在毕业前可获取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等专项资格认证。

改革领域具体措施量化成果横向对比
课程体系增加虚拟仿真实训占比至40%学生操作失误率下降62%高于省内同类院校平均35%
评价机制引入企业导师参与考核评分用人单位满意度从82%提至94%对比珠三角卫校均值87%
师资建设实施“临床轮岗研修计划”教师临床技能考核优秀率达78%全省卫校系统排名前15%

科研与社会服务布局

曾俊熙通过搭建“校院企”三方平台推动科研转化。2020年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应用研究中心”,联合中山医学院、澳门镜湖医院等机构,开展岭南中草药制剂研发。其团队申报的“智能护理机器人操作系统”专利,已应用于珠海市福利院智慧养老项目。社会服务方面,学校承接政府购买的“社区慢性病管理”培训项目,三年内覆盖全市98个社区卫生站。

科研方向项目来源成果转化经济效益
医疗器械研发广东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便携式心电监测仪量产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
中药制剂开发校企合作横向课题透骨消痛贴进入医保目录年销售额超800万元
智慧医疗系统珠海市数字政务创新基金云平台接入12家基层医院降低区域医疗成本15%

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制约珠海卫校发展的瓶颈包括:一是高职称教师占比不足(仅32%),难以支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二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MRI、CT等高端医疗模拟设备数量低于省级标准;三是跨区域招生受限,省外生源比例长期徘徊在10%以下。对此,曾俊熙提出“三步走”战略:2025年前完成新校区建设,增设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2028年实现与澳门科技大学学分互认;2030年建成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

  • 短期目标(2024-2026):争创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重点突破老年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
  • 中期目标(2027-2029):建立湾区医疗人才联盟,推动课程标准输出至东南亚国家
  • 长期愿景(2030+):打造“医疗+康养+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大湾区健康产业升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2028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