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幼师(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幼师)

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幼师(全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盛乐校区)是自治区内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校区依托校本部资源优势,结合盛乐校区现代化教学环境,构建了蒙汉双语教学、艺术特长培养与实践能力并重的特色育人体系。作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其师资队伍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达4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超70%,并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协同教研机制。近年来,毕业生在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持续保持在92%以上,就业岗位覆盖全区90%以上旗县,形成了“立足北疆、辐射基层”的学前教育人才输出格局。

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盛乐校区幼师专业肇始于200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筹建,2012年随新校区启用实现规模化发展。经过三期教学设施升级,现拥有蒙台梭利实训室、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等12类专项教学空间,配备奥尔夫音乐教具系统、幼儿心理测评软件等先进设备。2021年数据显示,在校学生规模达1268人,其中蒙古族学生占比37%,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办学特色。

年份在校生数师资高级职称占比实训室数量
201568228%6
201894535%9
2021126845%12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该专业构建“三位一体”课程模块:基础理论课程占比40%,涵盖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占35%,设置幼儿舞蹈创编、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实践类课程;特色拓展课程占25%,包括草原文化传承、蒙汉双语教育等地域性课程。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每名学生配备校内理论导师与幼儿园实践导师,实现校企全程联动。

课程类型必修课时选修课时实践周数
基础理论640808
专业技能56012016
特色课程3206012

师资结构与科研成果

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9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4项,出版《草原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研究》等专著5部。2020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研发的“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包”被纳入教育部“幼师国培计划”资源库。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分布科研产出
正高15%博士28%40岁以下32%论文120篇
副高35%硕士65%40-50岁55%著作15部
中级50%其他5%50岁以上13%专利8项

实践教学与就业质量

通过“三级递进”实践体系强化职业能力:第一学年完成4周教育见习,第二学年开展12周岗位实习,第三学年实施16周顶岗支教。与全区42所示范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4.7%,其中83%进入公立幼儿园系统。2021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显示,专业素养、实践能力、职业认同三项指标均超过90分(满分100)。

当前,盛乐校区幼师正面临学前教育普惠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应对乡村幼儿园师资流失、蒙汉双语教材更新滞后等挑战。未来将深化“产教融合2.0”改革,重点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民族地区特色课程资源库,持续巩固区域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的核心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435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432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