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乐清幼师历史(乐清幼师发展史)

乐清幼师的发展历程是浙江基础教育变革的缩影,其历史脉络与区域教育政策、社会需求紧密交织。从1952年师范短训班萌芽,到2015年并入温州大学转型学前教育学院,63年间经历六次重大调整,形成"三起两落"的独特发展曲线。办学主体从县办到省地共管,培养层次从初级师资培训跃升为本科教育,始终紧扣学前教育普及化与专业化两大主线。尤其在2000年后,通过校区扩建、师资硕士化、课程体系重构三次关键跨越,实现从传统师范向现代应用型高校的转型,累计培养2.3万名幼教人才,覆盖浙南地区90%以上乡镇幼儿园,成为区域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撑力量。

初创奠基期(1952-1965)

1952年秋,教育部《师范学校暂行规程》颁布后,乐清县文教局在城关镇东大街原儒童试院旧址创办"乐清县小学教师短训班",首期招收58名学员,开设语文、算术、音乐三科,学制半年。195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设立"乐清县师范学校",增设幼师专业,首届幼师班录取42人,学制三年,开创温州地区县级幼师正规教育先河。

1958年"大跃进"时期,学校更名为"乐清师范专科学校",盲目扩招至20个班级,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方针,恢复中等师范建制。此阶段形成"三三制"办学特色:每年三月招生、三月实习、三月支教,与周边23个公社建立固定实习基地,培养"一专多能"幼师成为显著标志。

年份校名变更办学层次年招生量
1952乐清县小学教师短训班短期培训58人
1956乐清县师范学校普通中专幼师42人
1958-1961乐清师范专科学校专科(未实际运作)波动至120人

曲折发展期(1966-1976)

文革期间遭受重创,1968年被迫停办,校舍被县农机厂占用,教师下放劳动。1972年邓小平"教育回潮"指示后,在淡溪镇复办"乐清师范班",借用中学教室维持四年制师范教育,期间采用"开门办学"模式,组织学生参与社队文艺宣传、农技推广等非教学活动占比达40%。

1975年浙江师范学院温州分校成立,乐清师范曾短暂挂靠为其附属教学点,但因校区独立、师资薄弱,实际仍维持原有办学体系。此阶段毕业生出现"三证不全"现象(无普通话证、无毕业证、无分配证),1976届仅53%学员获得正式教师编制。

指标1966-19701971-1976
办学状态完全停办间断办学
毕业生数0312人(含非师范)
教材使用-自编《农村实用语文》《革命歌曲集》

恢复振兴期(1977-1999)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乐清师范成为温州地区首批恢复统一招生的中等师范学校。1978年重建标准化校舍,建筑面积达8200㎡,设钢琴房12间、风琴120架,建立全省首个县级幼师专用舞蹈室。1984年首创"三加一"学制:三年文化课+一年实践教学,与乐成、虹桥等中心幼儿园建立联合教研机制。

1993年通过浙江省中师标准化验收,幼师专业评估位列全省第7。1996年响应高校扩招政策,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开办大专函授班,首届57名学员毕业后全部晋升幼儿园园长岗位。此阶段形成"四艺一话"核心技能体系(钢琴、舞蹈、绘画、手工、普通话),毕业生技能考核优良率保持85%以上。

年份硬件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就业去向
1978建成专用艺术楼-全县分配
1984新增电化教室三加一学制乡镇中心园
1996建立微机室大专函授城乡结合部

合并转型期(2000-2015)

2000年启动"三级师范向二级过渡"改革,与温州师范学院联合培养五年制专科生。2003年迁入新校区,占地128亩,建有全省领先的幼儿游戏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乐清幼儿师范学校",开设早教、特殊教育等新专业。

2015年整体并入温州大学,保留"学前教育学院"建制,形成"本硕贯通"培养体系。此阶段构建"三维能力矩阵":艺术素养(开齐8类艺术课程)、教育技术(掌握6种现代教具)、管理实务(轮岗园长岗位)。截至2015年,校友担任幼儿园园长者达126人,覆盖乐清83%公办园。

对比维度2000年前2006-2015
学历层次中专为主专科起步
校区面积<30亩128亩
实训设备值80万1200万

新时代发展期(2016-至今)

并入温大后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2018年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三级认证。构建"校-园-企"协同机制,与46家省级示范园建立实践基地,开发《瓯越童谣游戏化课程》等本土资源包。2022年启动硕士点建设,重点培养学前教育管理方向研究生。

当前在校生规模稳定在800人,本科生占比达92%,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8.7%,就业率100%。承担国培计划项目12项,培训幼师3200人次,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双轮驱动格局。

核心指标2015年前2023年
最高学历专科本科+硕士
横向课题数年均3项年均15项
校企合作单位23家68家

从县域师范到高校学院的蜕变,乐清幼师始终锚定基层教育需求。其发展历程印证了我国师范教育从应急培训到系统培养、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演进逻辑。当前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正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学前融合教育创新等方式,续写服务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新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4520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54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