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太原幼师徐沟校区校史讲解(太原幼师徐沟校史讲解)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徐沟校区承载着百年师范教育的厚重历史,其校史是山西近代教育发展的缩影。作为山西省最早培育幼教师资的摇篮,该校历经晚清学堂、民国女校、红色保育院等历史阶段,始终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校区现存1958年苏联援建风格的教学楼,既是建筑遗产,更是教育精神的实体见证。从抗战时期培养革命母亲到新时代学前教育人才基地,其校史蕴含着师范教育本土化探索的完整脉络,现存校史馆藏文物300余件,口述史料200小时,构建起立体化的教育史研究样本。

一、历史沿革与时代定位

太原幼师徐沟校区的源头可追溯至1919年阎锡山创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徐沟分校",1946年改建为晋绥边区保育院附属师范班,开启专业幼儿师资培养。1952年定名为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徐沟分校,成为华北地区首批独立建制的幼师院校。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历史意义
1919-1945国民师范徐沟分校建立开创山西现代师范教育先河
1946-1949晋绥保育院附属师范班战时保教体系的重要组成
1950-1978纳入教育部直属院校序列确立全国幼师教育标杆地位

二、建筑遗产与教育空间演变

校区现存建筑群包含民国教室、苏式礼堂、文革防空洞等不同时期的教育空间。其中1958年建成的主教学楼采用"功能分区"设计理念,教学区与生活区通过廊道系统连接,形成风雨无阻的学习动线。

建筑类型建造年代结构特征教育功能
老校门1947年重建砖石拱券结构象征新旧教育更替
主教学楼1958年砖混结构+外围敞廊苏式教育空间范式
防空洞教室1970年改造地下混凝土浇筑特殊时期教学保障

三、教育理念的迭代创新

从"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传统训诫,到"保教结合"的专业培养体系,校区经历了教育理念的五次重大转变。1983年首创"情境教学法"实践,将晋剧元素融入幼儿舞蹈课程,形成特色艺术教育体系。

理念阶段核心主张实施成效
1949-1956苏维埃教育模式移植建立系统化教学大纲
1978-1999"全面发展+特长培养"毕业生获全国技能竞赛金奖
2000-至今"全人教育"实践探索开发非遗美育课程群

在数字化浪潮中,校区近年建成虚拟现实保育实训室,将传统蒙台梭利教具与数字交互技术结合,实现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种既保持师范教育底色又拥抱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使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542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12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