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赣州幼师学校”)是江西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940年创立的赣县简易师范学校。经过80余年发展,该校已形成以学前教育为特色,涵盖早期教育、艺术教育、英语教育等多个相关专业的办学体系,累计为全国输送幼儿教育专业人才超5万名,被誉为“赣南幼教人才的摇篮”。学校现为国家级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江西省学前教育专业牵头院校,在全省乃至全国幼教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历经赣县简易师范(1940年)、贛州师范学校(1958年)、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等发展阶段,2020年正式更名为赣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现从师范教育向幼教专科化的转型升级。当前,学校锚定“建设全国一流幼儿师范院校”目标,构建了“双核驱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三维协同”(校地合作、校企联动、国际交流)的办学模式。
发展阶段 | 时间范围 | 关键事件 |
---|---|---|
初创期 | 1940-1957年 | 赣县简易师范成立,开设普师班 |
扩展期 | 1958-2011年 | 更名为贛州师范学校,增设音体美专业 |
转型期 | 2012-2020年 | 升格为专科院校,设立学前教育系 |
特色化阶段 | 2021年至今 | 聚焦幼教全产业链,新增托育服务专业 |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辐射婴幼儿托育、儿童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专业集群。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2023年招生规模达1200人,占全校总招生数的65%。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一年级夯实通识基础,二年级强化专业技能,三年级突出实践应用,形成“理论+实训+顶岗”的闭环培养链。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通过率 | 对口就业率 |
---|---|---|---|
学前教育 | 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幼儿行为观察 | 92% | 95% |
早期教育 | 婴幼儿发展评估、家庭教养指导、托育机构管理 | 88% | 91% |
音乐教育 | 幼儿歌曲创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钢琴即兴伴奏 | 85% | 89% |
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共有教职工412人,其中专任教师32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43%,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8%。通过“双师素质”培育工程,建成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幼儿园实训中心、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等12类实训场所,纸质图书藏量达38万册,数字资源覆盖率达100%。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正高级职称 | 56 | 14% |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 |
双师型教师 | 189 | 58% | 开发校本教材27部 |
企业兼职教师 | 37 | 11% | 来自省级示范幼儿园 |
产教融合与就业网络
学校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机制,与深圳福田区教育局、东莞幼教集团等68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近五年毕业生遍布全国22个省份,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比例从2018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29%。校企共同开发《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等行业标准3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千万元。
- 深度合作企业类型:省级示范幼儿园(62%)、早教连锁机构(25%)、教育科技公司(13%)
- 典型就业单位:赣州市保育院、深圳市第二幼儿园、上海金宝贝早教中心
- 校友杰出代表:获“宋庆龄幼儿教育奖”2人、省级教学能手17人
社会服务与创新实践
学校年均开展幼教国培项目8-10个,培训园长教师超3000人次。创新“1+X”证书制度,将母婴护理、幼儿体适能指导等职业技能融入人才培养。疫情期间开发的“云上教研社区”平台,吸引全国1.2万名幼教从业者在线学习,相关案例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核心数据对比表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3年 | 增长率 |
---|---|---|---|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 | 5800人 | 8200人 | 41.4% |
横向课题经费 | 180万元 | 460万元 | 156% |
用人单位满意度 | 91.2% | 94.7% | 3.8% |
通过持续深化“校地共生、产教共融”的办学模式,赣州幼师学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资源对接,同时拓展婴幼儿托育服务、家庭教育指导等新兴领域,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行业需求变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