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遂宁职业技术学校幼师舞蹈课(遂宁职校幼师舞课)

遂宁职业技术学校幼师舞蹈课(以下简称“遂宁职校幼师舞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以培养具备舞蹈教学与创编能力的幼教人才为目标,通过“技能+素养”双轨教学模式,构建了涵盖古典舞、儿童舞、即兴创编等多元内容的课程体系。课程依托校内舞蹈实训室、智慧教室及线上资源平台,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将学生分为基础、提升、拔高三个阶段,针对性设计训练内容。据统计,近三年学生舞蹈考级通过率达92%,省级幼师技能竞赛获奖比例提升至15%,课程满意度持续位列全校前列。然而,受限于区域文化资源差异与生源基础参差不齐,课程仍面临传统教学手段与数字化需求衔接不足、学生艺术表现力提升瓶颈等挑战。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体系

遂宁职校幼师舞课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纲领,聚焦“舞蹈技能输出”与“幼儿教学应用”双重能力培养。课程目标体系分为三个维度:

维度核心目标教学占比
基础技能掌握幼儿舞蹈基础动作规范40%
教学应用设计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舞蹈活动35%
创新拓展即兴创编与跨学科融合能力25%

课程通过“理论+实训+见习”三位一体模式,将幼儿心理学、教育法规等知识融入舞蹈教学,例如在创编环节要求结合3-6岁儿童认知特点设计动作。

二、教学内容与模块设计

课程内容打破传统舞蹈课单一技能训练模式,构建“三阶九模块”教学框架:

阶段教学模块重点能力
基础阶段形体训练、民族民间舞基础身体协调性与规范性
提升阶段幼儿韵律操创编、音乐节奏训练教学转化能力
拔高阶段即兴舞蹈创作、舞台表演实践创新思维与表现力

其中,民族民间舞模块引入川剧元素,开发《蜀韵童舞》校本教材;即兴创编模块采用“音乐+故事”情境教学法,要求学生现场构思并演绎幼儿绘本主题舞蹈。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配置

课程团队实行“专兼结合”模式,形成差异化教学优势:

教师类型人数职能分工
舞蹈专业教师4人技能训练、剧目编排
幼教专家2人教学法指导、实践点评
行业导师3人幼儿园真实案例导入

硬件配置方面,建有总面积800㎡的舞蹈实训中心,包含全景录播教室、多功能镜面练习厅及AI动作捕捉系统,支持学生实时对比标准动作。线上资源库收录幼儿舞蹈教学视频300余个,年访问量超2000人次。

四、学生学习成效与反馈

通过阶段性测评数据显示,课程实施效果呈现以下特征:

评价维度2022级2023级
技能考核优秀率38%45%
幼儿园实习好评率82%91%
自主创编作品数人均1.2件人均1.8件

学生反馈中,89%认为“情境化教学”最有助于理解幼儿需求,76%建议增加“数字舞蹈课件制作”内容。典型成果包括:2023年四川省中职技能大赛幼儿艺术组金奖作品《熊猫宝宝的竹林舞会》,该作品将川剧变脸与儿童舞融合,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五、多平台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课程探索“线下实训+线上延展”混合式教学,与传统单一模式对比显著:

对比维度传统面授混合教学纯线上学习
动作规范度提升72%89%65%
创编灵感来源教师示范线上线下多元素材网络视频
课后练习频率每周2次每周4次每天1次

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分解动作视频+线下分组排练”组合,使学生动作准确率提高17个百分点。但纯线上学习因缺乏即时反馈,在复杂动作教学中效果较弱。

六、区域职校同类课程横向对比

选取川内三所职校幼师舞蹈课进行比较:

学校名称课时总量实践占比特色项目
遂宁职校144课时65%川剧元素融合
绵阳职校120课时58%国际幼儿律动
南充职校160课时72%数字化舞蹈课件制作

对比显示,遂宁职校在传统文化融入方面具有优势,但实践课时低于南充职校。学生跨区域竞赛中,遂宁职校在民族舞蹈类项目得分高于均值12%,而在现代舞创编类落后绵阳职校8%。

遂宁职校幼师舞课通过系统性改革,初步实现从“技能传授”到“教学能力养成”的转型,但在数字化资源深度应用、区域文化课程开发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可探索VR虚拟幼儿园场景实训、川渝幼教资源库共建等创新路径,进一步提升课程的区域辐射力与行业适配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661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63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