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贵州的幼师学校(贵州幼儿师范学校)

贵州省幼儿师范学校(现更名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其发展历程与办学特色深刻反映了贵州基础教育改革的脉络。该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始终以“培养卓越幼师,服务山区教育”为使命,构建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早期教育、特殊教育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支持下,学校通过“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形成“理论+实践+民族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累计为贵州输送2万余名幼教人才,其中83%扎根于县域及以下幼儿园,成为破解山区学前教育师资短缺的关键力量。

学校现有清镇、贵阳两大校区,占地总面积达67.8公顷,配备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36个专业化教学空间。师资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7%,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2%,更涌现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职教名师5人。其“苗侗双语幼师培养项目”入选教育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案例,开发的《山地幼儿园游戏课程》填补了省内空白。在2023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包揽学前教育组金奖前三名,彰显了其在实践教学领域的显著优势。

核心办学指标对比分析

指标类别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创办时间1984年1916年2015年
校区面积678亩420亩360亩
重点专业数3个省级+2个国家级2个省级1个省级
毕业生获教师资格证比例92.3%85.7%81.4%
校企合作单位数量126家89家63家

专业建设特色对比

专业方向贵阳幼专铜仁幼专毕节幼专
民族文化传承课程苗绣、侗歌、屯堡地戏土家摆手舞、傩戏彝族漆艺、铃铛舞
实践教学比重占总课时65%55%50%
特色培养项目双语幼师(苗汉/侗汉)生态艺术幼师山地体育幼师
产教融合基地与30所省级示范园共建依托梵净山景区开发课程联合乌蒙山区幼儿园建立

师资结构与科研成果对比

指标项贵阳幼专铜仁幼专毕节幼专
教授/副教授占比18%/25%12%/18%9%/15%
双师型教师比例83%71%64%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二等奖1项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年均420万年均280万年均150万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贵阳幼专率先实施“1+X”证书制度,将舞蹈创编、环境创设等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融入课程体系,使学生平均持证率提升至3.2本。其“五年一贯制”培养实验班通过“3+2”分段考核,确保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幼儿园全岗位轮训。针对贵州多民族特点,学校构建了包含17个民族语言模块的选修课程库,开发《少数民族童谣创编》《非遗技艺进课堂》等特色教材,相关教学资源被纳入国家开放大学共享平台。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该校打造了“四维递进”实训模式:一年级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进行保教场景模拟,二年级进入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化教学,三年级参与“园长导师制”顶岗实习,四年级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展。这种阶梯式培养使毕业生岗位适应期缩短至平均1.8个月,显著优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学校与省妇联共建的“黔灵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更开创了幼师生参与社区早教服务的新模式。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对幼教人才的新要求,贵阳幼专正着力推进三大转型:从单一学历教育向“学历+培训”并重转型,年均开展园长/教师继续教育超4000人次;从传统师范教育向“智慧幼师”培养转型,建成覆盖全省的远程教研网络;从区域性院校向国际化办学转型,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发《东南亚儿童文化研究》课程。这些探索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79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23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