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衢州工程技术学校老师(衢州工程技术学校教师)

衢州工程技术学校作为浙江省内以工科见长的中等职业学校,其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围绕"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展开。该校教师群体呈现"双师型"特征突出、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覆盖广泛的特点,尤其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专业领域,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训指导+企业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能力体系。近年来通过"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等机制,教师队伍实现职称结构优化与科研能力跃升,在省级教学能力大赛、职业技能竞赛中表现亮眼,形成"以赛促教、以研促学"的良性循环。

一、师资结构与专业分布

类别人数占比核心优势
专任教师186人85.6%双师型占比达78%
企业兼职教师34人15.4%来自衢州智造新城龙头企业
正高级职称28人15.3%含省级名师3人
硕士及以上学历142人76.8%工程硕士占比超六成

二、教学成果与技能竞赛

项目类型近五年获奖数省级以上占比典型成果
教学能力比赛42项81%含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设计金奖2项
学生技能竞赛216项67%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数控、电子类)
教材开发39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其中《智能制造技术》入选"十四五"职教国家规划教材
专利成果87项发明专利占比18%涉及智能装备、工业设计等领域

三、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指标2020年2023年增长率
纵向课题立项数14项28项100%
技术成果转化金额86万元320万元272%
社会培训人次2300人5800人152%
企业技术服务项目32项76项137%

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教师团队主导开发"精密加工数字化工作坊"等6个省级产教融合项目,与衢州市智能制造研究院共建"工业4.0创新中心",近三年完成企业技改方案120余项。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检测、智能仓储系统开发等方向形成技术服务体系,年均开展"送教入企"活动40余场次。

四、教师发展体系构建

学校建立"三维立体式"培养机制:通过"青蓝工程"实现教学经验传承,依托"企业实践流动站"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借助"国际化培训项目"拓宽视野。近五年选派86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与职业教育研修,引进企业技术骨干23人担任产业教授。实施"专业群负责人制"后,机械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重点专业群师资配置强度提升40%。

  • 实施路径:校企共建"双师培育中心",开发教师企业实践课程包
  • 考核机制:将横向课题、技术服务费纳入职称评审权重
  • 激励措施:设立技术创新专项基金,最高给予20万元/项研发支持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教师团队率先开展"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开发AR/MR教学资源库,其中《工业机器人编程虚拟实训系统》入选教育部创新案例。2023年建成的"智能控制云平台"实现全校实训设备物联网化管理,相关技术文档被多所职业院校采纳应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5205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538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