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西昌师范学校专业有哪些(西昌师范专业一览)

西昌师范学校(现西昌师范学院)作为四川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始终以师范教育为根基,构建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现有67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占比约40%,形成了“师范为魂、文理并重、产教融合”的鲜明特色。通过深度对接凉山州及西南地区基础教育与产业需求,学校在民族教育、新能源材料、乡村振兴等领域培育特色专业集群,近五年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前沿专业8个,同时保留彝汉双语教育、农村区域发展等地方急需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14个,师范专业认证通过率达6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彰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西	昌师范学校专业有哪些

一、学科门类与专业数量分布

学校专业布局覆盖9大学科门类,形成“师范+非师范”双核驱动模式。下表呈现各学科门类具体专业数量及占比:

学科门类专业数量占比
教育学2841.6%
文学1522.4%
理学1217.9%
工学69.0%
管理学46.0%
艺术学34.5%
农学23.0%
经济学11.5%
法学11.5%

二、国家级与省级特色专业建设

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形成“基础文理+新兴工科”的特色专业矩阵。下表列示重点建设专业名单:

级别专业名称核心方向
国家级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
国家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大数据分析与数学建模
省级物理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
省级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地区社会治理
省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慧教育技术开发
省级彝汉双语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三、师范类专业结构与认证情况

作为传统师范院校,学校保留25个师范类专业,占专业总数37.3%。下表展示师范专业认证进展及特色方向:

认证等级专业名称认证时间培养特色
二级认证英语(师范)2021年跨境民族双语教学
三级认证化学(师范)2020年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一级认证生物科学(师范)2019年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
未认证历史学(师范)-彝区历史文化传承

四、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布局

近年来新增8个交叉学科专业,推动传统师范向应用型转型。典型专业包括:

  • 人工智能:依托数学与计算机学科,聚焦智慧教育技术开发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民族地区数字经济转型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对接西南地区航空产业需求

五、民族地区定向培养专业

针对凉山州及周边民族地区需求,设置12个定向培养专业,实行“双语+技能”培养模式。重点专业包括:

专业名称培养方向就业去向
彝汉双语教育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民族中小学
农村区域发展乡村振兴规划基层政府机构
畜牧兽医(彝汉班)高原畜牧业技术农牧技术推广站
彝族文化艺术传承非遗保护与创新文化馆站

六、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23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下表展示重点领域合作项目:

产业领域合作企业共建专业
新能源攀钢集团材料科学与工程
信息技术阿里云西部中心物联网工程
现代农业凉山州农科院园艺技术
文化旅游螺髻山景区管委会旅游管理

七、专业淘汰与动态调整机制

近五年停招专业6个,新增专业8个,形成动态调整机制。下表展示专业调整情况:

调整类型专业名称调整原因
停招文秘(专科)生源萎缩/岗位饱和
停招装潢设计行业技术升级替代
新增网络与新媒体数字传播人才缺口
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西南地区产业布局

八、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202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专业间就业率差异显著。下表列示部分专业就业情况:

专业类别就业率主要就业单位
师范类专业94.2%凉山州教育局、攀枝花中小学
工科专业91.5%京东方、通威新能源
艺术类专业86.7%文旅部门、培训机构
农学专业82.1%农业技术推广站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西昌师范学校专业建设呈现出“师范底蕴深厚、新兴学科崛起、民族特色鲜明”的立体化格局。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精准度,在保持师范教育优势的同时,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专业体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88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35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