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崃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等师范教育机构,长期致力于培养基层教育人才。学校以“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特色,注重师德养成与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通过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校企合作、强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德育为先、技能为本、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校园占地面积约120亩,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与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4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服务于川西地区基础教育领域,为县域教育发展输送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师资。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邛崃师范学校前身为1943年创建的邛崃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52年经川西行署批准更名为现名,2008年整体迁入现址。学校始终以服务西南地区基础教育为己任,形成“扎根基层、校地联动”的办学传统。
项目 | 邛崃师范学校 | 温江师范学校 | 乐山师范学校 |
---|---|---|---|
建校时间 | 1943年 | 1952年 | 1958年 |
校区搬迁次数 | 3次(含2008年整体搬迁) | 2次 | 1次 |
办学层次 | 三年制中师+五年制大专 | 五年一贯制 | 三年制中师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文理+艺术特长+教育技术”三维课程体系,开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核心专业。2022年新增“智慧教育”方向,引入人工智能教学模块。
专业类别 | 邛崃师范 | 绵阳师范 | 西昌学院 |
---|---|---|---|
师范类专业占比 | 100% | 85% | 60% |
实践课程占比 | 45% | 38% | 30% |
校企合作专业数 | 6个 | 12个 | 8个 |
三、师资力量结构分析
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正高级讲师12人,副高级职称48人。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基层教学实践。
指标项 | 邛崃师范 | 内江师范 | 广安师范 |
---|---|---|---|
师生比 | 1:13.5 | 1:16.2 | 1:15.1 |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 68% | 75% | 62%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52% | 48% | 40% |
四、校园基础设施配置
新校区建有数字化录播教室、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等特色场所。图书馆藏书量达28万册,其中师范教育类典籍占40%。2021年建成覆盖全校的5G智慧校园网络。
- 实训基地:与32所中小学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年均接收实习生400人次
- 运动场馆:标准田径场1个、室内体育馆2个(含游泳馆)
- 生活设施:学生公寓配备独立卫浴,空调覆盖率100%
五、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2%,明显高于全省中职院校平均水平。2022年四川省中职组教学能力大赛获团体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评价维度 | 邛崃师范 | 全省中师均值 |
---|---|---|
毕业资格证获取率 | 94.3% | 86.7% |
用人单位满意度 | 91.5分 | 84.2分 |
专升本录取率 | 28.6% | 19.8% |
六、学生发展支持体系
构建“奖助贷勤补”五位一体资助网络,国家奖学金覆盖率达15%。设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每年遴选30名优秀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 社团组织:注册社团28个,其中教育类社团占比40%
- 技能认证:普通话二甲通过率98%,计算机一级达标率100%
- 心理服务:专职心理咨询师6人,建有省级标准化心理辅导中心
七、社会服务功能拓展
承担“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年均培训在职教师1200人次。与地方政府共建社区教育中心,开发老年教育课程包。
服务项目 | 邛崃师范 | 成都幼师 |
---|---|---|
年度培训规模 | 1200+人次 | 800+人次 |
横向课题数 | 15项(2022年) | 9项 |
技术成果转化 | 3项(教育信息化类) | 1项(教具研发) |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中职招生规模缩减、师范认证标准提高等压力。学校正通过建设“基础教育创新实验区”、开发校本教研课程群等方式寻求突破。未来拟申报省级“双优计划”项目,打造西部基层教育人才高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