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德阳孝泉镇师范学校(德阳孝泉师范)

德阳孝泉镇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与鲜明办学特色的中等师范院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孝泉初级师范学校,200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五年制大专层次师范学校,2012年整体迁入现址并更名为现名。作为川内少数保留师范特色的职业院校,该校以"师德养成"为核心,构建了"基础文理+艺术素养+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目前开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6个师范类专业,在校生规模稳定在3000人左右,近五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2%以上,定向公费师范生就业率达100%。

德	阳孝泉镇师范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历经三次重大转型:1958年建校初期以培养初级小学师资为主;1999年响应师范教育结构调整,增设音体美特色专业;2018年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重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现定位为"西部基层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基地",与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建立"3+2"专升本通道。

项目德阳孝泉镇师范学校四川师范大学幼专绵阳师范学院
建校时间1958年1958年1956年
办学层次五年制大专三年制中专本科
核心定位基层全科教师培养幼儿教师专项培养综合文理师资培养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设小学教育(全科)、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英语教育6大专业。采用"4+1"培养模式:前四年完成通识课程与分科强化,第五年进入定点实习学校进行沉浸式教学实践。特色课程包括《乡村学校管理实务》《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本土化教材。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践占比职业证书
小学教育跨学科教学法、班级管理40%小学教师资格证
学前教育幼儿行为观察、游戏设计45%保育员资格证
艺术教育民族音乐传承、版画创作50%艺术特长等级证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18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12%,副高级占38%,硕士以上学历达65%。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理论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2周基层支教,实践导师需持有行业高级证书。近三年引进非遗传承人3名,组建"川剧进课堂"教学团队。

指标德阳孝泉镇师范学校行业平均水平
师生比1:161:22
双师型教师72%45%
企业兼职教师28人8人

四、教学实践体系

构建"三级递进"实践平台:一年级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教学模拟,二年级进入合作小学开展"半日跟岗",三年级起进行全学年顶岗实习。与德阳市12个区县教育局签订协议,确保每位学生至少经历3种类型乡村学校的实习锻炼。

五、人才培养成效

近五年累计输送基层教师4360名,其中83%扎根乡镇学校。2021届毕业生教学能力测评优秀率达78%,较省内同类院校高15个百分点。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张某某等标杆人物,其创立的"复式教学法"在川陕甘三省推广。

六、校园文化建设

推行"六个一"文化工程:每日一歌(经典红歌传唱)、每周一课(师德修养讲座)、每月一展(学生书画作品)、每期一赛(教学技能比武)、每年一演(乡土文化汇演)、每届一刊(教育研究文集)。将孝文化与师道精神融合,设立"当代师范生守则"主题雕塑群。

七、硬件设施配置

占地280亩的新校区配备智慧教室45间、虚拟仿真实训室8个、非遗工坊3座。图书馆藏书18万册,其中师范教育类典籍占比40%,特设"陶行知教育思想"专题阅览区。建成川内首个"乡村学校场景化实训基地",真实还原山区小学教学环境。

八、社会服务贡献

承担"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年均培训3000人次。组建"教育扶贫讲师团",深入凉山州开展送教活动。研发的《乡村教师教学指南》被纳入四川省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库。与地方政府共建"教师发展支持中心",为在职教师提供终身学习服务。

经过六十余年发展,德阳孝泉镇师范学校探索出一条"扎根基层、服务乡教"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其"全科培养+定向就业"模式有效缓解了西部农村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但在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国际化师资交流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与产教融合深度上持续发力,巩固西部基础教育人才供给第一梯队的优势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8182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12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