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飞行航空

西安航空类学校的,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来飞行器工程师的摇篮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西北地区航空职业教育的核心阵地,始终以“服务航空产业、培育技术英才”为使命。学校依托陕西航空产业聚集优势,构建了覆盖飞行器制造、维修、电子等领域的特色专业群,形成“校企协同、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其毕业生遍布航空工业集团、民航企业及军工单位,被誉为“未来飞行器工程师的摇篮”。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战实训,将行业需求转化为教学标准,使人才培养与航空产业链高度契合,为国产大飞机、无人机等国家战略项目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西	安航空类学校的,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来飞行器工程师的摇篮

历史沿革与战略定位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军工企业附属技术学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后,成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地处西安航空基地核心区,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其战略定位聚焦“三个对接”:对接国产民机产业链、对接航空装备智能化升级、对接军民融合创新需求,构建了“航空工匠”培养体系。

核心指标数据详情
建校时间1958年(65年办学历史)
占地面积860亩(含实训基地300亩)
校企合作单位126家(含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等)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超96%(航空类岗位占比78%)

专业体系与课程特色

学校构建了以飞行器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专业集群,覆盖航空全产业链技术岗位。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前两年夯实机械制图、航空材料、飞机构造等通用能力,第三年通过“订单班”进入企业定制化培养。例如,与西飞公司联合开设的“大型客机装配班组”课程,直接引入ARJ21生产线标准。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认证
飞行器制造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铆接工艺、数控加工编程CCAR-147(民用航空器维修许可)
航空维修航空发动机维修发动机试车技术、故障诊断实务AME证书(航空机电维修执照)
航空电子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电系统调试、机载网络技术CCAR-66R3(电子系统维修资质)

师资与科研实力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6个月企业实践。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包括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飞机装配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近三年承担航空类横向课题47项,其中“无人机智能检测系统”等5项成果已应用于西飞、陕飞生产线。校企共建的“航空精密加工中心”年研发产值超3000万元。

师资类型人数企业经历科研成果
教授/副教授126人平均企业实践8.2年获省部级科技奖12项
企业兼职导师89人来自主机厂所技术骨干参与开发实训项目56个
双师型教师243人持有行业资格证比例92%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47篇

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学校投入2.3亿元建设“航空工程实训中心”,包含波音737-300整机实训平台、航空复合材料实验室等32个专项实训场。与中航西飞合作建立的“飞机装配虚拟工厂”,采用AR技术模拟翼盒对接工艺;与海航技术合作的“航空维修模拟舱”,配备空客A320模拟驾驶系统。2022年校企联合培养学员中,83%直接进入订单企业关键技术岗位。

学生发展与行业贡献

学校推行“技能等级+职业素养”双考核制度,近三年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7项,其中“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赛项连续三年夺冠。毕业生中涌现多位技术能手,如参与C919首架机装配的张伟(2016届)、攻克某型无人机航电系统故障的王丽(2019届)。据跟踪统计,工作5年内晋升班组长比例达4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面向“十四五”航空强国战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正加速推进“数字化航空工匠”培养计划,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AI辅助教学系统,持续提升人才输出质量。其“扎根产业、双向赋能”的职教模式,为新时代航空技能人才培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feixing/1746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