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天水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是什么,简介(天水师院校园文化)

天水师范学院校园文化

天水师范学院作为甘肃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其校园文化植根于陇东南地域特色与师范教育传统,以“明德新民、至善至美”为核心理念,形成了多元融合、开放创新的文化氛围。学校秉承“崇文尚教、知行合一”的育人传统,将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紧密结合,通过学术活动、社团实践、红色教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校园文化以“服务基础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为使命,注重师德培育与创新创业精神塑造,同时融入伏羲文化、秦州非遗等地域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 以下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全面解析天水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内涵与实践。 ---

精神文化:立德树人与价值引领

天水师范学院的精神文化以校训“明德新民、至善至美”为核心,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其精神内核体现在:
  • 师范精神传承: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导向,将师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师德讲堂”“名师工作室”等活动强化师范生职业认同。
  • 地域文化融合:依托天水作为伏羲故里的文化优势,开设“陇右文化研究”等特色课程,打造“羲皇故里讲堂”品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红色基因培育:结合甘肃红色资源,开展“南梁精神”“长征故事”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学校通过校史馆、文化雕塑等载体,将精神文化具象化,形成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

天	水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是什么,简介

物质文化:环境育人与实践载体

天水师范学院的物质文化建设注重功能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 生态校园建设:校园内绿植覆盖率高,融合“山水陇南”设计理念,建有“砚湖”“文化长廊”等景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教学设施现代化:智慧教室、师范生技能实训中心、非遗传承基地等设施为文化实践提供硬件支持,例如“陶艺工坊”助力地方非遗教学。
  • 文化标识系统:校徽、校歌、主题雕塑等符号强化文化认同,如“伏羲像”雕塑群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制度文化:规范管理与创新机制

学校的制度文化以“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为原则,构建完善的文化保障体系:
  • 教育教学制度: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纳入学分考核,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 学生自治机制:通过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组织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每年举办“社团文化节”“学生代表大会”等活动。
  • 产学研协同制度: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共建“U-G-S”(大学-政府-学校)协同育人平台,推动文化成果转化。

行为文化:动态实践与品牌塑造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天水师范学院通过多元活动展现活力:
  • 学术活动品牌化:定期举办“陇右学术论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 社团活动特色化:120余个学生社团涵盖科创、文艺、公益等领域,“国学社”“西部支教协会”等社团多次获省级表彰。
  • 志愿服务常态化:组织“乡村教育帮扶”“非遗保护宣传”等品牌项目,年均志愿服务超1万小时。

校园文化特色项目与成果

天水师范学院通过特色项目深化文化影响力:
  • 伏羲文化传承工程:开设伏羲文化选修课,成立“伏羲文化研习社”,相关课题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
  • 秦州非遗进校园:邀请剪纸、皮影戏传承人驻校授课,学生作品在“甘肃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屡获佳绩。
  • 国际文化交流:与海外高校合作开展“丝绸之路文化研习营”,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天水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辐射效应显著:
  • 服务地方教育:毕业生扎根陇东南基层中小学占比超60%,成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
  • 文化资源输出:校艺术团赴社区、农村演出年均50场次,“非遗工坊”作品成为天水市文旅推介名片。
  • 社会评价提升:学校获评“甘肃省文明校园”“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文化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天	水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是什么,简介

天水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以师范本色为根基,以地域文化为特色,以实践创新为路径,形成了既有历史厚度又具时代活力的文化体系,为西部地区师范院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典型范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07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