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云水院思政教育如何)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通过课堂主渠道、实践育人平台、校园文化浸润等多维度发力,学校思政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水利行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二是创新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思政课教师团队。总体来看,学校的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家国情怀方面成效显著,但在课程资源整合、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创新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的思政课程体系以“大思政”格局为引领,构建了“必修+选修+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框架:
  • 必修课程:全面覆盖《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国家规定课程,课时达标率100%
  • 选修课程:开设“水利工程伦理”“西南边疆民族政策”等特色选修课,突出行业和地域特色
  • 实践教学:将思政课堂延伸到水利工程实训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在教学创新方面,学校重点推进:
  •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校级思政课慕课资源库
  • 推行案例教学法,精选水利建设中的典型人物事迹作为教学素材
  • 开展“思政+专业”融合式教学,在专业课中挖掘思政元素

实践育人平台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矩阵:
  • 建成“澜沧江流域水文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水利工程调研、节水宣传等实践活动
  • 与松华坝水库等10余家单位共建思政实践基地,开展“水利工匠进校园”活动
  • 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训班,每年培养骨干200余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
  • 举办“江河文化节”“水电精神讲堂”等品牌活动
  • 建设“水润初心”党建文化长廊,展示水利行业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
  • 组建“水之声”大学生宣讲团,用青年语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师资队伍建设与质量保障

学校通过多项举措打造高水平思政教师团队
  • 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思政课教师定期到水利企业实践锻炼
  •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每月开展“思政金课”教学研讨活动
  • 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人才,目前专职思政教师师生比达1:350
质量保障体系包括:
  • 建立校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党委书记每学期听思政课不少于4次
  • 完善学生评教机制,将评教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
  • 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促进经验交流

特色亮点与成效展示

学校思政教育最具特色的做法是:
  • 将“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
  • 开发“数字孪生水电站VR思政课”,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感悟建设者精神
  • 编写《水利工程中的中国智慧》校本读本,入选省级优秀思政课辅助教材
育人成效体现在:
  • 近三年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比例逐年上升,2023年达42.6%
  • 毕业生扎根边疆水利基层单位的比例超过65%
  • 获评云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当前思政教育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
  •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部分教师协同育人意识有待加强
  •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新媒体平台运用不够充分
  • 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改进方向包括:
  • 构建“大思政课”资源平台,开发水利特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 加强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思政教学创新团队
  • 建立边疆民族地区思政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未来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

学校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 实施“思政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打造西南地区水利类高职思政标杆
  • 建设“数字思政”智慧平台,实现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数据化管理
  • 深化产教融合思政模式,与大型水利国企共建“新时代水利精神教育基地”
具体实施路径包括:
  • 成立由党委书记牵头的思政教育工作委员会
  • 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 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企业劳模结对机制
  • 完善思政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38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