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招生编码多少,隶属哪个部门(合经院招编码归属)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招生编码与隶属部门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招生编码是13345。这一编码是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查询及学籍注册过程中的重要标识,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学校的招生工作严格遵循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编码信息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网等正规渠道核实。

民	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招生编码多少,隶属哪个部门

在隶属关系上,学院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同时接受合肥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作为民办高校,其办学主体为社会组织或个人,但在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等方面均需符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学院的日常运营和决策由校董事会负责,重要事项需报备教育厅审批,确保办学规范性和教育质量。

了解招生编码和隶属关系对考生至关重要:一方面,编码是志愿填报的基础信息,避免因错误导致录取失败;另一方面,明确隶属部门有助于家长和学生监督学校办学资质,保障合法权益。下文将围绕学院概况、招生政策、专业特色等展开详细说明。

学院概况与发展历程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1年,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占地面积约500亩,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职业院校。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依托区域产业需求,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

  • 办学定位: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面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0%,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50%.
  • 基础设施:建有智能制造、计算机应用等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80余个。

招生编码与录取规则

学院招生编码13345,考生需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方平台填报志愿。招生计划分为普通高考、分类考试和自主招生三种类型,具体规则如下:

  • 普通高考:面向安徽省内及部分外省考生,以文化课成绩为依据,按批次择优录取。
  • 分类考试:针对中职毕业生,考核“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划定分数线。
  • 自主招生:通过校考选拔特长学生,如艺术类、体育类专项人才。

需注意,招生计划每年动态调整,考生应关注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招生章程

专业设置与特色学科

学院开设30余个高职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领域,其中部分专业为省级特色示范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建设专业,拥有省级实训基地。
  • 大数据技术: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
  • 电子商务:结合安徽自贸区建设需求,强化跨境贸易实战教学。

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学生可通过“1+X”证书制度提升就业竞争力。

隶属部门与管理制度

学院隶属安徽省教育厅,其日常管理需遵循以下框架:

  • 行政管理:教育厅负责制定招生计划、评估教学质量及审核专业设置。
  • 内部治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重大决策需报备教育厅备案。
  • 财务监督:作为民办院校,学费标准由教育厅核定,收支接受年度审计。

此外,合肥市教育局对学院的校园安全、实习实训等环节进行属地化管理。

就业服务与校企合作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依托以下举措:

  • 就业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举办校园招聘会。
  • 合作企业:与京东方、格力电器等5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创新创业:设立孵化基地,支持学生参与“互联网+”等双创大赛。

学生资助与奖助政策

学院建立健全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 国家助学贷款:全日制学生可申请最高12000元/年的生源地信用贷款。
  • 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学院奖学金(分三等)。
  • 勤工助学:提供校内岗位,按月发放补助。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有学生社团40余个:

  • 科技类:机器人协会、编程爱好者联盟。
  • 文艺类:合唱团、汉服社、摄影协会。
  • 体育类:篮球俱乐部、跆拳道社。

未来发展规划

学院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新校区建设,申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并探索职业本科教育试点,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和社会影响力。

常见问题解答

  • 招生编码查询:可通过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或学校招生网验证13345
  • 学费标准:普通专业约9000-12000元/年,艺术类略高,具体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 学历证书:毕业生获全日制高职专科文凭,学信网可查。

民	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招生编码多少,隶属哪个部门

通过以上系统介绍,考生和家长可全面了解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的招生编码、隶属关系及办学特色,为志愿填报和学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255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