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南航校训详解)

综合评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智周万物,道济天下”,是一幅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与崇高价值追求的宏伟精神画卷。这八个字并非简单的并列组合,而是构成了一个从内在修为到外在实践的完整逻辑闭环,深刻诠释了大学作为知识殿堂与社会灯塔的双重使命。它源自中国古代经典《周易》,却超越了其原有的哲学范畴,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精准地契合了南航作为一所以航空航天民航为特色、致力于国防现代化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独特定位。“智周万物”强调的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求师生具备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思维和无限的创新潜能,其视野当如宇宙般浩瀚,其探究当如显微般精微。而“道济天下”则彰显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要求将所获之“智”转化为经世致用之“道”,服务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对于南航而言,这一校训尤其具有现实指向性:其“智”需聚焦于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其“道”则体现为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国防安全、国民经济和民生福祉,实现“航空报国”的初心与梦想。
因此,南航校训不仅是悬挂于墙的箴言,更是融入血脉的基因,它指引着一代代南航人将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下面呢将围绕其语源内涵、精神实质、办学实践中的体现以及对师生群体的指引作用进行详细阐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深度阐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所屹立于钟灵毓秀之金陵古都、投身于波澜壮阔之航空航天事业的高等学府,其灵魂与旗帜,便是那凝练而恢弘的八个大字——“智周万物,道济天下”。这则校训,如同时代的强音,穿越古今,连接着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流与未来科技的浩瀚星空,深刻地塑造着南航独特的精神气质与价值取向。它不仅是对知识探索极限的召唤,更是对社会责任担当的庄严承诺,为每一位南航人标定了人生的坐标与航向。


一、 溯其源:深厚的文化根基与经典的现代诠释

校训“智周万物,道济天下”并非凭空创造,其思想根系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主要典出《周易·系辞上传》。

  • “智周万物”的哲学意蕴:原文为“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其中的“知”通“智”。此句描绘的是古代圣贤(如伏羲、周文王)的境界,他们通过观察、体悟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易道),使自身的智慧能够周遍通达于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无所不至,无所不包。这是一种追求认知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的理想状态。南航取其精髓,将“知”明确为“智”,更加强调了理性、科学与创新的现代智慧内涵。它要求师生不应满足于片面的、零散的知识,而应建立起广博深厚的知识体系,具备洞察事物本质、把握内在联系的能力,其智慧之光应能照亮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 “道济天下”的伦理担当:“道”在此处,既指天地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天道),也指人世间应遵循的准则与理想(人道)。“济”意为救助、成就。“道济天下”意指用所领悟、掌握的“道”来帮助、造福天下苍生,使社会和谐安宁。这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宏大抱负。南航将此古训融入校训,意在强调,知识的获取、技术的创新绝非终极目的,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应用,在于服务,在于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南航对这两句古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于将其从一个描述古代圣王功业的哲学命题,转变为一所现代大学及其成员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尺度。它巧妙地将经典的普遍性与学校的特殊性相结合,使得古老的智慧在航空航天这一充满挑战与梦想的领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 析其义: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

“智周万物”与“道济天下”并非孤立的两端,而是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回答了大学教育中“学什么”与“为何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

  • “智周万物”是基础与途径:它代表了南航对卓越学术和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在南航的语境下,“周万物”的“万物”,有着极其具体而深刻的指向:
    • 它指向航空航天民航领域的核心技术,从空气动力学、飞行器设计、发动机原理到导航制导、材料科学、人工智能应用等。要求师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不断追踪学科前沿,力求在专业领域内做到“周悉”。
    • 它指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视野。现代航空航天工程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力学、机械、电子、信息、材料、管理等多个学科。唯有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才能进行有效的协同创新。
    • 它指向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好奇心。“周万物”意味着永不满足,永远向新的科学高峰攀登,无论是深空探测、临近空间开发还是绿色航空技术,都需要这种覆盖全域、洞察幽微的智慧。
    因此,“智周万物”是南航作为研究型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它倡导的是一种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 “道济天下”是目标与归宿:它彰显了南航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价值导向。这里的“道”,在南航人心中,有着明确的内涵:
    • 它是“航空报国”的赤子之道。南航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其与生俱来的使命。将所学之“智”奉献给祖国的蓝天事业,保障国家安全,是“济天下”最直接、最崇高的体现。
    • 它是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之道。将航空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于民用领域,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同样是“济天下”的题中应有之义。
    • 它是贡献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天下之道。南航的目光不仅限于国内,更投向全球,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环境、交通等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道济天下”为“智周万物”注入了灵魂和方向。它告诫师生,卓越的才智必须与正确的价值观相结合,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技术的应用必须指向善与美的目标,服务于人类的福祉。

二者的统一,正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它要求南航人既要成为技艺精湛的专家,也要成为心怀天下的君子,避免陷入“有智无道”的技术至上主义或“有道无智”的空泛论道。


三、 观其行:校训精神在办学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校训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深深融入南航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具体实践之中。

  • 在人才培养方面:南航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
    •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参与科研项目,这正是为了奠定“智周万物”的学识根基。
    • 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则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通过校史教育、大师访谈、社会实践等方式,将“道济天下”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田。学校涌现出的众多投身国防事业、扎根基层一线、勇于创业创新的优秀校友,便是校训精神的最好印证。
  • 在科学研究方面:南航的科研布局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
    • 在航空航天领域,学校参与了大型客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这正是“智周万物”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集中爆发。
    • 同时,学校也注重将高新技术辐射到民用领域,如开发新能源车辆、智能装备、医疗设备等,体现了“道济天下”的广泛实践。科研工作者们不仅追求论文和专利,更追求成果能否真正服务于社会,创造价值。
  • 在文化传承与校园氛围方面:校训通过校歌、校徽、校园景观、开学毕业典礼等载体,无处不在,深入人心。它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师生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在取得成绩时不忘初衷。校园里浓厚的科技竞赛氛围、严谨的学风、以及师生们谈及国家需求时眼中闪烁的光芒,都是校训精神的外化表现。

可以说,南航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奋斗史。从建国初期白手起家培养航空人才,到改革开放后拓展学科服务四化建设,再到新时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发力,校训精神始终是引领南航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


四、 悟其用:对南航师生个体的指引与塑造

对于每一位工作、学习在南航的个体而言,校训提供了具体而微的人生指引和行为准则。

  • 对教师和科研人员而言:校训要求他们既是“经师”,更是“人师”。
    • 在学术上,要追求卓越,勇于探索未知,力求在专业领域达到“周万物”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
    • 在育人上,要言传身教,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思考所学为何所用。
    • 在选择科研方向时,要自觉将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到现代化的伟业中。
  • 对学生而言:校训是他们成长成才的灯塔。
    • 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不仅要学好专业课,还要广泛涉猎,构建T型知识结构,培养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智周”打下基础。
    • 它塑造学生的价值选择: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未来“济天下”。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投身国防军工、还是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校训都为他们提供了价值判断的标尺。
    • 它锤炼学生的意志品格:追求“周万物”的智慧需要持之以恒的刻苦努力,践行“济天下”的理想需要甘于奉献的担当精神。校训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南航学子勤奋、踏实、有抱负的独特气质。

因此,“智周万物,道济天下”对南航人而言,既是一种外在的要求,更是一种内在的自觉。它逐渐内化为一种文化认同、一种精神烙印,无论他们将来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这种由校训滋养的精神底色都将持续发挥作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智周万物,道济天下”,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宝库。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现代大学的核心使命,统一了科学追求与人文理想,并具体外化于学校的办学实践和师生的言行之中。这八个字,如同北斗七星,为南航在高等教育的星空下指引着航向;又如同一副坚实的翅膀,托举着一代代南航人将智慧与梦想洒向祖国的万里长空,飞向造福人类的美好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则校训必将持续激励南航人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南航智慧”和“南航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3809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457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