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西北师范大学有哪些奖学金和助学金呢(西北师大奖助学金)

关于西北师范大学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综合评述西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位于中国西部、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人文底蕴的省部共建重点大学,始终秉持“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与成才保障。该校构建了一套体系完善、覆盖广泛、评定规范的学生奖助体系,旨在激励品学兼优者奋发向上,帮扶家庭经济困难者无忧就学,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总体而言,西北师范大学的奖助体系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两大类: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学金主要侧重于“奖优”,即对在学习成绩、学术科研、创新创业、文体活动、道德风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而助学金则主要侧重于“助困”,其核心目标是帮助经过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解决其基本生活需求,体现的是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支持与关怀。这套体系资金来源多元,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学校自有资金、社会力量捐设等多个渠道,形成了以国家奖助为主体、学校奖助为支撑、社会奖助为补充的多层次、立体化格局。学校通过严格的申请、评审和发放程序,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精准、公平、有效地惠及符合条件的学子,为他们的求学之路扫除经济障碍,点燃希望之光,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保障。深入了解这一体系的详细构成与申请要点,对于每一位在校生或有意报考西北师范大学的学子而言,都至关重要。西北师范大学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详述
一、 奖学金体系:荣誉与激励的体现奖学金是西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西北师范大学的奖学金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国家级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和社会捐赠类奖学金三大类。(一)国家级奖学金国家级奖学金是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荣誉等级高,奖励额度大,评审标准严格,是面向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的最高荣誉之一。在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可以申请的国家级奖学金主要包括:
  • 国家奖学金:这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每年奖励名额由教育部下达,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申请者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均位于前10%(含10%)是基本门槛,对于排名在前10%-30%之间的学生,如在其他方面表现极为突出,也可申请,但需提交详细证明材料。国家奖学金的评审过程极为规范严谨,往往需要经过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公示和审核。
  • 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而设立的。它的奖励对象是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与国家奖学金纯奖励“优秀”不同,国家励志奖学金兼具“奖优”和“助困”的双重属性。申请者除了要符合基本的思想政治条件和遵守校纪校规外,必须是经过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且学习成绩优秀,一般要求学习成绩排名或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在一定比例之内。这项奖学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特别关爱与激励。

国家级奖学金的评选通常集中在每学年的秋季学期,学校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制定详细的评审办法,并组织学生申报。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将获得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其获奖情况会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二)校级奖学金校级奖学金是西北师范大学利用学校事业收入提取的资金以及其他自有资金设立的,用于奖励在校期间表现优秀的全日制学生。这类奖学金项目丰富,覆盖面广,旨在鼓励学生在各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校级奖学金的具体名称和设置可能根据学校年度工作重点和经费情况有所调整,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 综合奖学金:这类奖学金是校级奖学金的主体,通常根据学生上一学年的综合测评成绩进行评定。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素质的量化考核。综合奖学金一般会设定不同的等级,如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分别对应不同的奖励金额和评选比例。
    例如,一等奖学金可能要求综合测评排名位列专业或班级前百分之几,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依次放宽要求。这是奖励覆盖面最广的奖学金之一,旨在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单项奖学金:为了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学校设立各类单项奖学金。这些奖项不单纯看重学业总成绩,而是侧重于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突出表现。常见的单项奖学金包括:
    • 学习优秀奖:奖励本学年内课程学习成绩特别优异,名列前茅者。
    • 学术科研奖:奖励在学术研究、科技竞赛、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专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学生。
    • 创新创业奖:奖励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突出,或实际开展创业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学生。
    • 文体活动奖:奖励在文化、艺术、体育等竞赛中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学生。
    • 道德风尚奖:奖励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等方面有突出事迹,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学生。
  • 新生奖学金:为吸引优质生源,西北师范大学通常会针对新入学的全日制本科新生设立新生奖学金。评选依据主要是新生的高考成绩,对于高考成绩特别优秀,超过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控制线一定分数段或被学校认定为优质生源的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和标准会在每年的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校级奖学金的申请和评定一般与学生的学年总结鉴定、综合测评工作同步进行,由各学院根据学校下达的名额和评选条件组织初评,最终报学生工作处审核批准。

(三)社会捐赠类奖学金社会捐赠类奖学金是指由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校友或个人捐资在西北师范大学设立的奖学金。这类奖学金不仅提供了物质奖励,也承载着捐资方对学生的期望和社会的关爱。社会奖学金的名称、金额、评选对象和条件由捐资方与学校共同商定,各有特色。
例如,可能设有针对特定专业学院的学生、来自特定地区的学生、或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潜质的学生奖学金。像“华藏奖学金”、“孝廉奖学金”以及一些由知名企业或校友基金会设立的奖学金等,都属于此类。社会捐赠类奖学金的设立,丰富了学校的奖学金体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激励和认可途径。这类奖学金的评审信息通常会由学校或相关学院通过官方渠道单独发布通知。
二、 助学金体系:关怀与保障的基石助学金体系是西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核心,其根本宗旨是“助困”,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助学金主要面向经过学校正式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无偿资助的形式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西北师范大学的助学金体系同样包含国家、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一)国家级助学金
  • 国家助学金:这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主要的资助方式之一,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是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全国范围内分为两到三档,常见的是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助学金,对应不同的金额,如每年4300元、3300元、2300元等,具体分档和金额可能根据当年政策微调。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级,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和实际生活状况,合理确定资助档次和对象。国家助学金的覆盖面相对较广,旨在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基本生活开支。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良好;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紧密结合,一般在秋季学期进行。
(二)学校设立的助困基金与补助除了发放国家助学金,西北师范大学还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校内助困基金,用于多种形式的补充资助。
  • 临时困难补助:这是学校为帮助因突发性、临时性事件(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而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的应急性资助。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学院核实情况后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批,视情况给予一次性现金补助,用于渡过难关。
  • 越冬补助、返乡补助等专项补助:学校会根据季节变化和学生需求,设立一些专项补助。
    例如,在严寒冬季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越冬补助(可能以实物形式如棉被、羽绒服,或现金形式);在寒暑假前为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返乡路费补助等。这些补助体现了学校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
  • 学费减免:对于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尤其是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况的学生,学校会根据政策和个人申请,视情况给予全部或部分学费减免。这是一种力度较大的资助方式,直接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三)社会捐赠类助学金与社会捐赠类奖学金类似,许多社会力量也通过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平台,捐资设立各类助学金,专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例如,“应善良助学金”、“福彩助学金”以及一些企业、校友设立的助学金等。这些社会助学金通常有特定的资助意向,可能面向特定专业、特定生源地或具有某种品质的学生。社会助学金的设立,有效地补充了政府和学校的助困资源,让更多困难学生受益。
三、 其他重要的资助途径除了直接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西北师范大学还为学生提供了其他多种形式的资助途径,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资助体系。
  • 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贷款,用于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模式。目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成为主要形式,学生可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开始还本付息,并有相应的还本宽限期和优惠政策。这是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 勤工助学: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组织学有余力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西北师范大学在校内图书馆、行政部门、实验室、后勤服务单位等设立了大量的固定性和临时性勤工助学岗位。学生通过参与勤工助学,不仅获得经济资助,更能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遵循“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对勤工助学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岗位安全、报酬合理。
  • 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这项政策鼓励学生投身国防事业,并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教育保障。
  • 绿色通道:对于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确保困难新生能够顺利入学,无忧开启大学生活。

四、 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要成功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了解并遵循正确的申请流程至关重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申请大多数助学金和部分奖学金(如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前提。新生入学后,学校会启动认定工作。学生需要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证明家庭经济状况。
于此同时呢,学校会通过班级评议、学院审核、学校审批等环节,结合学生日常表现,确定困难等级。

关注信息发布。各类奖助学金的申请通知会通过学校官网、学生工作处网站、各学院公告栏、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发布。学生需密切关注,以免错过申请时间。

第三,认真准备申请材料。根据申请项目的要求,可能需要准备申请书、成绩单、综合测评排名证明、获奖证书复印件、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结果复印件、个人事迹材料等。材料务必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遵循评审程序。通常流程为:学生个人申请 -> 班级民主评议(或辅导员/班主任推荐)-> 学院评审工作小组初审并公示 ->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复核 -> 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 全校公示 -> 奖金发放。整个过程强调公开、公平、公正。

树立正确观念。奖助学金是激励和帮扶,而非理所应当的福利。获得资助的学生应珍惜荣誉和关爱,勤俭节约,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培养。
于此同时呢,要恪守诚信原则,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受助资格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西北师范大学构建的这套多层次、立体化的奖助学金体系,犹如一张坚实而细密的保障网,托举着莘莘学子的求学梦想。它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经济之忧,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了巨大的激励和支持。对于每一位师大学子而言,充分了解并善用这些政策资源,将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乃至未来人生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学校也将持续优化资助体系,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助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384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4.2963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