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洛阳商业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洛阳商院思政教育如何)

洛阳商业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评述洛阳商业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立足地方、服务行业的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其教育实践不仅注重理论灌输,更强调与职业教育特点、地域文化资源以及学生现实需求的深度融合,展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稳定,“课程思政”建设有序推进,力求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在实践层面,学院积极利用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红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有效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于此同时呢,学院也注重队伍建设、平台创新与机制保障,努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当然,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实践模式的创新性以及数字化赋能等方面,仍存在持续深化和提升的空间。总体而言,洛阳商业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扎实、特色初显、成效可观,是一项在不断探索与改进中稳步推进的系统工程。洛阳商业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详细阐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命线,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更是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保障。洛阳商业职业学院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其置于学院发展的核心位置,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 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

学院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 健全领导体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双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了思政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有力推进。
  • 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并完善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课程思政实施、辅导员队伍建设、师德师风考核、学生社会实践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思政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 强化考核评价: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纳入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提升了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度。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洛阳商业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与改革,致力于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保障教学资源: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全部必修课程,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培养、外聘等多种方式,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保障思政课建设的专项经费,用于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实践教学等。
  • 推动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摒弃单向灌输,广泛采用案例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结合商业职业学院的特点,引入大量经济、管理、商业伦理等方面的案例,使理论教学更加贴近专业、贴近实际。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强化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了一系列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项目。
    例如,组织学生赴洛阳市各类博物馆、规划馆、龙头企业、乡村振兴示范点等进行参观调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国情、社情、市情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三、 全方位渗透:“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

学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要求各专业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梳理和融入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诚信经营、法律法规、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
    例如,在财经类专业课程中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在商贸类专业中突出契约精神和市场伦理;在旅游类专业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洛阳地方特色文化的讲解与传承。
  • 提供建设指南与培训: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联合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指南,组织系列专题培训和教学沙龙,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避免“硬融入”“表面化”现象。
  • 建立示范与评审机制: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遴选与培育工作,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并将“课程思政”成效作为教学评价、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 实践育人:特色活动与文化浸润

学院注重以文化人、以实践育人,构建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

  • 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学院积极与龙门石窟、白马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洛八办等单位建立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与文化自豪感。
  • 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持续举办“商苑大讲堂”、职业技能竞赛节、传统文化节、廉洁文化宣传月、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将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寓教于乐,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综合素养。
  • 强化实践锻炼:广泛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开展电商助农、营销策划、旅游推介等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项目,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奉献社会,培育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五、 队伍保障与育人环境优化

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和优良的育人环境是思政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支撑。

  • 建强三支队伍: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培训、研修、集体备课等方式提升其教学科研能力。二是辅导员队伍,严格落实配备标准,强化职业能力培训,使其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与辅导,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 打造网络思政阵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运营好学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生产传播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净化网络空间,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 营造优良校风学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课堂纪律,强化学业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设和谐文明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六、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洛阳商业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一些挑战。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多元思潮冲击,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如何与思政教育更深层次融合,仍需进一步探索;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投入度有待提高;思政工作的精准化和精细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面向未来,学院仍需持续努力: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打造更多“金课”。二是推动“课程思政”走深走实,形成更具专业特色的育人模式。三是加大实践育人力度,拓展更优质的实践平台和项目。四是强化数字赋能,建设智慧思政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学情,实现精准施教。五是完善“三全育人”大格局,凝聚更强大的育人合力。

洛阳商业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根基牢固且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传承中创新,在改进中加强,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职业道德、精湛技术技能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873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1.5050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