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广西自然资源职院思政教育)

关于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评述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以服务自然资源行业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行业需求以及高职教育特点,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格局。总体而言,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体系健全、重点突出、方式多元、成效初显的特点。学院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内容上,学院不仅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础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更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然资源行业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职业观、生态观。在方法上,学院积极探索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并重,课堂主渠道与第二课堂协同发力,传统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有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于此同时呢,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教育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当然,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精准性、创新性等方面仍有持续提升的空间,但其整体框架科学、运行有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 立足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其视为学院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院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院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一)强化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

  • 学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 建立健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其纳入各部门、各系部及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 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工作,及时分析研判师生思想动态,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二)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课程育人主渠道坚实有力。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保证学分和课时,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功能,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细致入微。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深入学生一线,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学业指导、生活关怀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之中。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积极开展思想引领活动。
  • 管理服务育人导向鲜明。 学院的管理部门、后勤服务单位等,在制定政策、提供服务时,均考虑其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作用,营造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 聚焦内容创新,突出行业特色与时代内涵

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非空洞说教,而是紧密结合办学定位、行业背景和时代要求,赋予了教育内容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

(一)夯实理论根基,筑牢思想防线

  • 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融入行业精神,培育职业素养

  • 将“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国土资源精神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邀请行业劳模、技术能手进校园讲座,讲述自然资源领域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专业自豪感和职业荣誉感。
  • 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恪守诚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未来投身自然资源事业打下坚实的品德基础。

(三)紧扣绿色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 作为自然资源类院校,学院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宣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意义。
  • 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国土资源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等专业特点,教育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其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践行者和坚定守护者。

三、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教育实效性与吸引力

面对“00后”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学院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 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运用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提升理论讲授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 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鼓励思政课教师将时事热点、社会焦点、学生关注点融入教学,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二)拓展实践育人途径

  • 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如与自然资源系统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美丽乡村等合作,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红色寻访等实践活动。
  • 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国情区情民情,加深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实现知行合一。

(三)繁荣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 精心组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表彰大会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仪式活动,强化学生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 打造“自然资源大讲堂”、“技能文化节”等校园文化品牌,寓教于乐,陶冶学生情操。
  • 加强校报、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及新媒体平台等阵地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建设思政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推送优质学习资源,开展线上互动交流。
  •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培育学生网络素养,引导其文明上网、理性发声,构筑清朗的网络空间。

四、 夯实队伍基础,提升育人能力与水平

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学院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一)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 严格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队伍结构。
  • 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外出研修、学术交流、教学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 落实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等政策保障,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

(二)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 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确保队伍数量充足。
  • 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考核、晋升体系,鼓励辅导员攻读相关学位、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支持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 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

  • 通过培训引导,强化所有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使其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价值塑造的责任。
  • 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协同合作,共同研究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育人合力。

五、 审视成效与挑战,展望未来发展

经过持续努力,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责任感显著提升,学习动力和成才愿望更加强烈;校园整体氛围和谐稳定,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以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复杂,对主流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一定冲击;网络信息的海量传播和不可控性,增加了思想引导的难度;高职学生群体思维活跃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对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性、实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面向未来,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精准施策、深化融合、强化协同、创新载体上下功夫。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精细化教育;要更深层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行业实践的融合,凸显育人特色;要更有效地整合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形成更大范围的协同效应;要更主动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新场域,不断提升其科学性、时代性和感召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997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1.0626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