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衡水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衡水学院校训详解)

关于衡水学院校训的详细阐述:综合评述衡水学院的校训“守正出新”,是一个内涵深刻、意蕴悠远的理念体系,它不仅是对学院办学历史与精神传统的凝练总结,更是引领其未来发展的精神旗帜与行动指南。对这四字校训的详细阐述,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解释,而应深入挖掘其哲学基础、历史脉络、在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对师生个体的塑造作用,从而全面理解其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核心价值主张的深远意义。“守正”是根基,它强调对客观规律、科学精神、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的坚守,体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中坚持正确方向、恪守本质要求的定力。而“出新”是方向,它倡导在坚实根基之上的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和与时俱进,反映了学院在时代洪流中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活力。二者并非割裂,而是辩证统
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守正”为“出新”提供前提和保障,确保创新不偏离轨道;“出新”为“守正”注入动力和时代内涵,防止固步自封。衡水学院将“守正出新”确立为校训,深刻地表明了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自我定位与发展战略——即立足于地方,扎根于实际,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培养既具扎实基础又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对这一校训的深入解读,有助于我们把握衡水学院的文化气质与精神内核,理解其如何在衡水这片热土上书写自己的教育篇章。衡水学院校训的内涵解析与多维阐释

衡水学院,作为一所植根于燕赵大地、坐落于衡水湖畔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凝练并确立了“守正出新”这一极具哲学思辨色彩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校训。这短短四字,言简意赅,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明晰的价值取向和远大的发展抱负,是解读衡水学院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和未来图景的关键密码。


一、 “守正出新”的语义溯源与哲学意蕴

“守正出新”并非凭空创造,其思想根源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守正”一词,可追溯至古代典籍中对正道、原则的持守。《史记》有云:“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强调坚守正道即使面临困难也不动摇的价值。在哲学层面,“守正”代表着对事物本质、客观规律、基本准则和核心价值的尊重与遵循。它要求主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保持内心的定力,不随波逐流,不迷失方向。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守正”意味着坚守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坚守学术的追求是真理探索,坚守大学的使命是服务社会,坚守基本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

“出新”则源于《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创造性的姿态,要求不满足于现状,勇于突破陈规,善于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取得新成果。“出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体与组织保持活力的关键。在高等教育领域,“出新”直接关联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是高校回应时代挑战、引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将“守正”与“出新”并列,构成一个完整的理念,其精妙之处在于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守正”是“不变”的基石,是底线和根本;“出新”是“变”的动能,是目标和方向。无“守正”之“出新”,犹如无舵之舟,可能误入歧途;无“出新”之“守正”,则似一潭死水,终将失去生机。衡水学院校训的深刻性,正在于它准确地把握了高等教育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稳定与变革、规范与活力之间的平衡点,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二、 衡水学院校训的历史生成与时代背景

衡水学院“守正出新”校训的确立,并非偶然,而是其办学历史积淀与回应时代呼唤相结合的产物。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23年成立的直隶第六师范学校,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于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这段跨越近百年的办学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在坚守教育初心与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中寻求发展的历史。

在师范教育阶段,学校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注重学生师德修养和扎实学识的培养,这体现了深厚的“守正”基因。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需要迅速建立起符合本科教育规律的办学体系、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确保基本的教学质量,这是“守正”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足,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寻找差异化优势,这又是“出新”的内在驱动。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于此同时呢,高等教育自身也面临着内涵式发展、转型升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守正出新”对衡水学院而言,具有了更加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它要求学校:

  • 守人才培养之正,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出育人模式之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守学术研究之正,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出科研服务之新,聚焦区域发展关键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守文化传承之正,继承优秀教育传统和地域文化;出文化引领之新,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因此,“守正出新”校训是衡水学院在特定历史节点,对自身使命、定位与发展战略进行深刻思考后作出的主动选择,是其应对高等教育变革、谋求自身发展的智慧结晶。


三、 “守正出新”在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衡水学院将“守正出新”的理念全方位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使其从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在人才培养方面:

  • 守正体现为: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严格执行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保障基础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扎实性。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 出新体现为: 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例如,紧密结合衡水当地产业需求(如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引入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

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

  • 守正体现为: 尊重学科发展内在逻辑,夯实学科基础。倡导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反对学术不端行为。鼓励开展基础研究和具有长期价值的学术积累。
  • 出新体现为: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围绕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领域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和技术攻关,力求将论文写在衡水大地上。

在内部治理与管理服务方面:

  • 守正体现为: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治校,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办学活动的规范有序。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师生权益。
  • 出新体现为: 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优化管理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更加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 守正体现为: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校史中的优良传统,如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出新体现为: 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学校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营造开放包容、鼓励探索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使“出新”成为一种校园风尚。

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守正出新”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成为了衡水学院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守正出新”对师生个体的引领与塑造作用

校训最终要内化于师生之心,外化于师生之行。“守正出新”对衡水学院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期望,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对教师而言:

  • 守正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秉持学术良知,潜心教书育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它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识功底,遵循教育规律,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
  • 出新则激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追踪学科前沿,勇于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于此同时呢,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面向应用的研究,将最新的知识和成果融入教学,反哺人才培养。

一名理想的衡水学院教师,应当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既是一位严谨的“守正者”,也是一位积极的“出新者”。

对学生而言:

  • 守正意味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学生行为规范,诚实守信,明辨是非。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 出新则鼓励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满足于书本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活动,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衡水学院期望培养出的学生,是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他们既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守正之果),又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出新之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五、 结语:校训的永恒价值与未来展望

“守正出新”作为衡水学院的校训,是其历史底蕴、现实追求和未来志向的集中表达。它既是一种静态的价值标准,更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哲学。在过去的岁月里,这则校训指引着衡水学院从一所师范学校稳步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本科院校。面向未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需求的日益多元以及高等教育格局的深刻变化,“守正出新”的内涵将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对于衡水学院来说,继续深刻理解和践行“守正出新”,意味着要在更高水平上处理好以下关系: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既要吸收世界先进办学经验,又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区域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既要珍视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大胆拥抱数字时代的新技术、新理念;在规范与特色之间,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又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衡水学院的“守正出新”校训,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张力的理念体系。它提醒着每一位衡院人,在追求卓越、开创未来的道路上,永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永远要保持对规律的敬畏和对价值的坚守;同时,又要以开放的胸襟、创新的勇气,不断超越自我,勇立时代潮头。这或许正是这四字校训能够超越时空,持续焕发蓬勃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衡水学院未来的发展画卷,必将在“守正”与“出新”的辩证统一中,描绘得更加绚丽多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007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49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