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吕梁职院校训由来)

综合评述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作为该院办学精神与育人理念的高度凝练,是其内在灵魂与外在标识的核心体现。深入探究其校训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渊源,不仅有助于理解这所扎根于吕梁革命老区的高等职业院校的独特气质,更是洞察中国当代职业教育发展脉络的一个微观窗口。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通常被概括为“厚德、精技、励志、笃行”或类似的表述,其核心意涵紧密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品德修养与技术技能的并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的合一。这一校训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深深植根于吕梁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吕梁精神”,同时顺应了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潮流。它既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理念的继承,又是对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本任务的精准回应。校训的历史演变,与学院自身的创建、成长、壮大的历程息息相关,从初创时期的探索,到发展时期的明晰,再到今日的坚守与弘扬,每一字一句都凝聚着历代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奋斗记忆,是激励学子成长成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因此,对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阐述,实则是对其办学宗旨、教育特色和文化基因的一次系统性解读。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历史演进


一、 校训的正式表述与核心解读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经过学院官方确立并广泛宣导的完整表述是“厚德、精技、励志、笃行”。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精准地定义了学院对师生品格、能力、志向与行为的基本要求。

“厚德”居于校训之首,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基石。它源自《周易》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道德修养的深厚与宽广是立身之本。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而言,“厚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意味着:

  • 职业道德的培育: 未来作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操守。
  • 个人品格的锤炼: 要求师生具备善良、正直、宽容、坚韧等基本人格素养,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社会责任的担当: 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树立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远大情怀。
“厚德”体现了学院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确保培养出的技术人才不仅技能精湛,更是德才兼备的合格公民。

“精技”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特征与生命线。它直接指向对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精益求精和持续创新。“精”字包含了精深、精通、精湛、精益求精等多重含义。在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语境中,“精技”要求:

  • 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这是技能提升的基础,没有理论支撑的技能是盲目的。
  • 练就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实训、实习等环节,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 培养严谨求实的工匠精神: 追求技艺的极致,对产品和服务质量一丝不苟,注重细节,勇于创新。
  • 适应产业升级的持续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掌握新技术、新工艺。
“精技”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导向,即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励志”强调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意志的重要性。它激励师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励志”的内涵包括:

  • 确立职业理想与人生规划: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社会需要,确立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
  • 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保持对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与渴望。
  • 锤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在学习和技术攻关过程中,能够面对挫折,克服困难,持之以恒。
  • 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尤其契合吕梁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鼓励学生依靠努力改变命运,成就精彩人生。
“励志”为“厚德”和“精技”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引。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它是校训的落脚点,强调知行合
一、重视实践、务求实效。“笃行”在学院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为:

  • 强调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 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学真练。
  • 鼓励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参与技术服务、技能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
  • 培养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反对空谈,崇尚实干,要求师生一步一个脚印,将理想和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
  • 注重行动的效果与反馈: 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不断反思、改进、提升。
“笃行”确保了校训不至流于口号,而是真正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这八个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厚德”是根本,“精技”是核心,“励志”是动力,“笃行”是途径,共同构成了吕梁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二、 校训植根的历史土壤与文化渊源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形成,深受其所在地域历史文化、国家教育方针以及学院自身发展历程的三重影响,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1.吕梁精神的深厚滋养

学院坐落于著名的革命老区——吕梁。这片土地孕育了宝贵的“吕梁精神”,其核心是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这种精神基因深深融入学院的办学理念之中。校训中的“励志”与“笃行”,直接体现了吕梁人民不畏艰难、实干奋斗的品格。要求学子“励志”,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的理想与信念;强调“笃行”,就是要发扬老区人民埋头苦干、坚韧不拔的作风。将“厚德”置于首位,也与吕梁地区淳朴民风和重视仁义道德的传统一脉相承。
因此,校训是“吕梁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和当代化表达。


2.中华优秀教育思想的传承

校训的表述深深烙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印记。“厚德”直接源于儒家文化对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视;“笃行”则是儒家“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精炼表达。中国古代工艺技术发展史上所倡导的“格物致知”、“技进乎道”的理念,也在“精技”一词中得到体现,即不仅追求技术的熟练,更追求通过技术实践领悟事物的规律与道理,达到技艺与道德、审美相统一的境界。这表明,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对中华民族悠久教育智慧的有意识汲取和创造性转化。


3.国家职业教育方针的指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明确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正是对国家这些宏观教育政策精神的积极响应和校本化诠释。“厚德”对应“德育为先”和“全面发展”;“精技”对应“能力为重”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励志”与“笃行”则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干精神的要求。校训的凝练过程,也是学院不断深化对职业教育规律认识的过程。


三、 校训伴随学院发展的演进历程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从初步提出到最终确立、深入人心,经历了一个与学院同成长、共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创探索期(建校初期)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在创建之初,作为一所新兴的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办学定位、凝聚师生共识。在这一阶段,学院领导层和师生们已经开始思考能够代表学院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可能借鉴了其他优秀职业院校的校训,并结合吕梁地方特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表述上的尝试。这一时期,关于校训的讨论更多地集中在如何体现“职业性”、“地方性”和“应用性”上,为日后校训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2.凝练确立期(规模发展期)

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设置的完善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确立一个正式、稳定、富有号召力的校训变得愈发重要。学院很可能通过征集意见、组织研讨、专家论证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最终将“厚德、精技、励志、笃行”这八个字确定为核心校训。这一表述因其全面性、经典性和针对性而获得广泛认同。校训的确立,标志着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了统一的精神旗帜和行为纲领。


3.深化弘扬期(内涵提升期)

在校训正式确立后,学院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对其进行宣传和阐释,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措施包括:

  • 环境浸润: 将校训醒目地镌刻在校园标志性建筑上,在教室、实验室、办公楼等场所悬挂,营造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
  • 课程融入: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导论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教学中,深入解读校训精神,将其与专业知识学习、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
  • 活动承载: 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技能竞赛、表彰大会、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反复强调和践行校训要求。
  • 制度保障: 将校训精神体现在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服务、评价体系之中,使其成为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自觉遵循。
在这一时期,校训不再仅仅是文字符号,而是真正成为了凝聚人心、引领发展、塑造品牌的重要文化力量。


四、 校训在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与深远影响

校训的价值在于其指导实践的力量。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将“厚德、精技、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全面贯彻于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才培养方面: 学院构建了“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树立道德榜样;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确保学生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校运会、艺术节、社团活动等则为学生“励志”提供了广阔舞台,而密集的实训实习和项目化教学则是“笃行”的最佳体现。

在师资建设方面: 学院要求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为“人师”,以身作则践行“厚德”标准。
于此同时呢,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参与技术研发,提升“双师型”素质,以自身的“精技”引领学生的技能成长。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激发学生志向(励志),并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笃行)。

在服务社会方面: 学院立足吕梁,面向山西,辐射全国,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利用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术咨询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项目,这正是“厚德”(服务社会)、“精技”(提供技术支持)、“笃行”(实际行动)的集中展现。通过服务社会,也进一步坚定了学院办好职业教育的“志”向。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 校训成为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的灵魂。它融合了地域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这种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塑造着学院的整体形象和品牌特色。校训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也通过一届届毕业生传播到各行各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厚德、精技、励志、笃行”,是其办学历史、地域文化、教育使命和时代精神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指南,深刻地影响着学院的发展战略、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师生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征程上,这八字校训将继续作为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的精神灯塔,指引其为培养更多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其历史,与学院奋斗史紧密相连;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影响,必将历久弥新,深远流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620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587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