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校训“修德凝道”,是一个意蕴深远、内涵丰富的精神标识。这则校训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沃土,同时紧密结合了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发展历程,是学校精神内核的高度凝练与外在呈现。“修德凝道”二字,简洁而有力,直接指向教育的根本使命——立德树人,它强调个人品德修养与专业学识、技术能力的同步提升与深度融合,体现了学校对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坚定追求。从其历史渊源来看,“修德凝道”的提出与确立,与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从初创到发展壮大的各个关键阶段紧密相连。它既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价值共识,也是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时主动构建的文化基石。这则校训不仅规范着师生的言行,更塑造着学校的整体风貌,引导着学校在工程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探索,致力于将道德修养内化于技术追求之中,将大道至简的原理凝聚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之上。理解“修德凝道”的深刻内涵与历史脉络,对于把握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办学灵魂、文化特质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如同一条精神纽带,连接着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持续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校训“修德凝道”的深刻内涵与历史传承


一、 校训的文本解读与核心意涵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将“修德凝道”确立为校训,这四个字看似简约,却承载着极为厚重的文化积淀与教育理念。对其进行深入的文本剖析,是理解其精髓的第一步。

“修德”的深层含义

“修德”一词,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修”意味着修养、修炼、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精益求精的动态过程。“德”则是一个内涵广阔的概念,它不仅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品行操守,更延伸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多个层面。在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语境下,“修德”具有多重指向:

  • 对师生个人而言,它要求师生注重内在品格的锤炼,明辨是非、恪守诚信、心怀仁爱、勇于担当。
    这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学校期望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情操高尚的公民。
  • 对学术与技术领域而言,“修德”强调学术道德和工程伦理。在知识探索和技术应用中,必须坚守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反对弄虚作假;在工程实践和社会服务中,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意识,确保技术应用向善,造福社会而非贻害人间。这对于一所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学院至关重要,它确保了技术能力的发挥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
  • 对学校整体氛围而言,“修德”倡导的是一种崇尚道德、见贤思齐的校园文化。它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砥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

“凝道”的丰富诠释

“凝道”相较于“修德”,更具抽象性和哲理性。“凝”意为凝聚、专注、萃聚精华;“道”则含义深邃,既可指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真理,也可指特定的学问、技艺、方法乃至人生理想。在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校训中,“凝道”可以被理解为:

  • 专注于学问与技艺之道: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学校要求学生要潜心钻研专业知识,精通专业技术,掌握所在领域的“门道”和规律。这意味着要沉下心来,刻苦学习,将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凝聚成系统的、可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
  • 探索与遵循客观规律之道:“道”也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工程技术尤其强调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凝道”要求师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要致力于发现和掌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内在法则,并运用这些法则去创新、去创造。这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体现。
  • 追求理想与信念之道:“道”还可以指代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凝道”意味着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大潮中,凝聚起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

“修德”与“凝道”的辩证统一

“修德”与“凝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了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维度,缺一不可。一方面,“修德”是“凝道”的方向保障和动力源泉。一个没有良好品德的人,即使掌握了再高深的技艺,也可能误入歧途,甚至对社会造成危害。高尚的品德能够确保所凝之“道”用于正途,并能激发持久的学习和创新热情。另一方面,“凝道”是“修德”的实践载体和价值体现。道德修养并非空谈,它需要在具体的专业学习、技术探索和社会实践中得以落实和检验。通过“凝道”的过程,个人的品德、意志和责任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砺和升华。
因此,“修德凝道”完整地表达了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立德”与“树人”并重,“品行”与“技能”兼修的教育观,旨在培养出既具高尚人格,又具扎实本领的复合型人才。

二、 校训的历史渊源与确立背景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校训“修德凝道”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学校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基于自身定位、文化追求和时代要求,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文化选择。其历史脉络与学校的成长历程交织在一起。

学校发展历程中的文化积淀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创建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苦创业过程。初期,学校主要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升,学校领导者逐渐认识到,仅仅传授技能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旗帜和文化内核,以凝聚人心、指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开始有意识地从中国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同时结合现代大学精神,思考自身的价值取向。中华文化中重视道德教化、强调知行合一的思想,与现代职业教育强调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的要求高度契合。这种文化上的探索与反思,为校训的最终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普及化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社会不仅需要工程师和技术员,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工程师和技术员。应用型高校面临着从单纯“制器”向全面“育人”转变的挑战。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作为河北省内重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刻意识到这一时代趋势。确立一个能够体现这种育人理念的校训,成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修德凝道”恰好回应了这一呼唤,它明确宣示了学校超越狭隘的技能培训,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崇高追求。

校训的提炼与正式确立过程

校训的最终确定,通常是一个严谨、民主的过程。据了解,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曾组织校内专家、学者,对校训的候选方案进行了多轮研讨。在众多备选词汇中,“修德凝道”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炼的表达形式以及与学校办学特色的高度契合而脱颖而出。“修德”直接呼应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凝道”则精准地概括了工程技术类院校师生对专业知识、技术规律不懈探索的核心活动。这两个词的组合,既传统又现代,既重内在修养又重外在事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经过学校决策机构的审议通过,“修德凝道”被正式确立为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校训,并向全体师生和社会公布。这一标志性事件,意味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统
一、明确的价值引领。

与办学定位和特色的深度融合

“修德凝道”校训的确立,绝非简单的文字选择,而是与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深度绑定的。学校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必须强调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修德”中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凝道”中的技艺求精、探索规律,正是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校训因而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它将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师生日常可感、可知、可行的行为准则。



三、 校训在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与深远影响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其践行。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将“修德凝道”的精神内核,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到了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使其从墙上的标语,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和独特的文化气质。

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要求所有专业课程挖掘蕴含的德育元素和工匠精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修德”在课堂主渠道的体现。
  • 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不仅关注学生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更强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安全规范的操作意识、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正是“凝道”于行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和凝聚专业之“道”。
  • 人文素养教育:尽管以工科为主,学校并未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举办人文讲座、建设校园文化景观等方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修德”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

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校训的首要践行者和示范者。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将“修德凝道”的要求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始终。一方面,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潜心教学科研,凝练学术方向,提升专业水平,成为学生求学问道的引路人。一支既有“德”又有“道”的教师队伍,是校训精神得以传承的关键。

塑造特色校园文化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围绕“修德凝道”,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

  • 主题教育活动:如“修德讲堂”、“凝道创新”科技节、学风建设月等,常态化地对师生进行校训教育。
  • 榜样选树活动:评选表彰“师德标兵”、“优秀学生”、“技术能手”等,树立可见、可学的榜样,让校训精神具象化。
  • 环境文化建设:在校园景观、楼宇命名、宣传载体中突出校训元素,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内化其精神。
这些活动共同营造了一种崇尚品德、追求真知、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

“修德凝道”的校训精神,最终要落脚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它引导着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锤炼实践技能,更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塑造健全人格。许多毕业生反馈,校训的要求使他们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坚守职业操守,在面对复杂的技术和伦理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由内而外的素养,构成了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学子的核心竞争力,为他们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校训“修德凝道”,是其办学历史、教育理念和文化追求的结晶。它源于传统,面向现代,指引未来。这四个字如同一座灯塔,照耀着学校前进的道路,激励着一代代师生在不断修身立德的同时,潜心探索学问与技术之道,共同为实现个人价值、服务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在未来的岁月里,“修德凝道”必将继续作为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645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61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