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济南幼专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凝练而深刻地概括了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与崇高使命,是学校立校之基、兴校之魂。这八个字并非凭空创造,其思想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中国古典教育智慧,尤其是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师的双重责任:一方面必须具备渊博精深的学识,堪为学生知识的引领者;另一方面必须拥有高尚正直的品德,堪为学生行为的楷模。学识与品德,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对于一所以培养未来幼儿教师为核心使命的高等学府而言,这一校训更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奠基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处于模仿能力极强阶段的幼儿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深远影响。
因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济南幼高专的学子而言,不仅是学业上的要求,更是未来职业生涯中必须时刻恪守的圭臬。它承载着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指引着当下的育人实践,也照亮了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的道路,是学校精神文化最集中的体现。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度阐释与历史传承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璀璨星空中,每一所院校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内核,校训便是其中最凝练、最核心的体现。对于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所专注于培养基础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师资的专科院校而言,其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是一句悬挂于墙的箴言,更是融入血脉的基因,是办学治校的根本遵循,是每一位师生砥砺前行的心灵灯塔。这八个字,言简意赅,意蕴深远,它跨越时空,连接着中国悠久的师道传统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实践,深刻揭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质属性与崇高追求。


一、校训的文本解读与内涵剖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虽仅八字,却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分别从“知”与“行”两个维度对教师提出了最高标准的要求。


1.“学高为师”:学识的深度与广度

“学高为师”强调的是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先决条件——深厚的学识素养。这里的“学高”具有多层含义:

  • 专业知识的精深度: 教师必须系统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济南幼高专的学生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深入理解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各领域教学法等核心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知识结构的广博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书匠”,尤其是幼儿教师,需要成为“杂家”。他们应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素养等通识知识,以满足幼儿旺盛的好奇心和多元智能发展的需求。琴棋书画、天文地理,皆应有所涉猎,方能引导幼儿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 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态度: “学高”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卓越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库,紧跟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发展,才能避免知识陈旧,始终保持在“学高”的状态。
  • 教育教学的智慧: “学高”不仅指拥有知识,更指转化知识的能力。即掌握将复杂知识以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方式有效传递的教育教学智慧、教学方法和策略,懂得如何启发、引导、鼓励幼儿,做到“授人以渔”。

因此,“学高为师”确立了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是教师赢得学生尊重、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基础。


2.“身正为范”:品德的崇高与示范

“身正为范”则从道德层面提出了要求,凸显了教师作为行为示范者的角色。教师的工作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其自身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具体而言:

  • 高尚的职业道德: 包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等。对于幼儿教师,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尤为重要。他们要像父母一样关怀每一个幼儿,尊重个体差异,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孩子。
  • 健全的人格魅力: 教师应具备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等良好心理品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塑造其健康的品格。
  • 文明的行为举止: 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风度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所谓“以身立教”,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语言文明、行为规范、仪表端庄,为幼儿树立可效仿的榜样。
  • 坚定的理想信念: 教师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教育理想,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结合,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身正为范”意味着教师的道德操守不仅是个人修养,更是一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其影响力甚至超越知识传授本身。


3.“学高”与“身正”的辩证统一

“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并非割裂的两个部分,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一个有才无德的教师,其“才”可能成为危害教育的工具;而一个有德无才的教师,则无法有效履行传授知识的职责,其“德”也难以通过教育实践充分展现。唯有德才兼备,既具备令人信服的专业学识,又拥有堪为楷模的道德品行,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二者并列作为校训,正是深刻认识到教师素质的全面性,强调了“教书”与“育人”的不可分割性。


二、校训的思想源流与历史演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理念并非无源之水,其思想根基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并在近现代教育发展历程中逐渐凝练成型,最终成为济南幼高专这所特定院校的精神旗帜。


1.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师道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早有论述。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礼记·学记》中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指出仅靠背诵书本知识不足以担任教师,暗示了真正的“学高”需有融会贯通的智慧。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教师的职责为“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居于首位,这“道”既包含知识之理,也包含为人之道,对教师的品德提出了内在要求。这些古代先贤的思想,都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分。


2.近现代教育家的提炼与弘扬

至近现代,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对教师专业标准和道德规范的认识更为系统化。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其教育思想和实践深刻体现了“学高”与“身正”的统一。他创办晓庄师范,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求真学问(学高),更要有爱满天下的情怀和甘于奉献的品格(身正)。陶行知先生的言行及其创办师范学校的理念,使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在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界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成为许多师范院校共同尊奉的信条。


3.济南幼高专的接纳与固化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在整合原有济南师范学校、济南幼儿师范学校等优质师范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组建而成。这些前身学校大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早已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或类似要求作为培育师资的核心准则。在学校正式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后,为了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凝聚师生共识,明确育人目标,遂将这一历经时间检验、内涵丰富且极具号召力的理念正式确立为校训。这一过程,是对历史传统的自觉继承,也是对新时代教师培养目标的主动回应。校训的确立,使得分散于各前身学校的师范精神得以汇聚和升华,形成了济南幼高专统一而鲜明的文化身份认同。


三、校训在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校训的价值在于践行。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使其从文字理念转化为生动的教育现实。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融入

  • 课程体系设置: 学校构建了凸显“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课程体系。除了扎实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体现“学高”)外,特别重视师德养成教育,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等必修课程,并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所有课程之中(体现“身正”)。
  • 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体会“学高”与“身正”的要求。指导老师不仅评价学生的教学技能,更关注其与幼儿的互动方式、工作态度和职业情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师德的真谛。


2.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贯彻

  • 教师准入与考核: 学校在引进教师时,注重对其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综合考察。在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将“身正为范”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要求。
  • 专业发展与培训: 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学历提升、访学进修、参与教研科研等方式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追求“学高”)。
    于此同时呢,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评选表彰师德标兵等活动,营造崇尚师德、争当楷模的良好氛围(践行“身正”)。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浸润

  • 物质文化层面: 校训被醒目地镌刻在校门、教学楼等标志性建筑上,悬挂在教室、办公室等场所,使师生目之所及皆能受到熏陶。
  • 精神文化层面: 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教师节庆祝等活动,反复宣讲校训精神。组织学习优秀教师、校友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
  • 行为文化层面: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艺术体育竞赛等,规范师生言行,提升综合素养,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符合校训要求的行为习惯。


四、校训对于学生与学校的深远意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其意义远超越于一所学校的范畴,它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奠基性与导向性作用。


1.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校训是他们三年大学生活的航标。它时刻提醒学生,选择师范专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需要持续学习、严格自律的道路。它激励学生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为未来的“学高”打下坚实基础;它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锤炼意志品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行为世范的人。校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塑造学生独特的职业气质和精神风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当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校训将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永恒座右铭,指引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追求卓越,成为一名受幼儿爱戴、家长信赖、社会尊敬的好老师。


2.对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

对于学校自身而言,校训是凝聚师生员工的精神纽带,是学校特色和声誉的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坚持并弘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有助于学校明确自身定位,聚焦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主业,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它促使学校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输出人才的质量。一个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由校训所代表的毕业生品牌形象,是学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能够吸引优质生源,拓展社会资源,提升学校整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于此同时呢,校训也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基础教育事业的价值承诺和责任担当的体现。


3.对当代教师教育的启示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济南幼高专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具有普遍的时代意义。它重申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双重维度,警示师范教育必须克服重智轻德、重技能轻素养的倾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呼应了“课程思政”和“全员育人”的理念。在信息时代,教师“学高”的内涵需要扩展至信息素养、创新思维等方面;“身正”的要求则需面对更复杂的社会环境,强调法治意识、网络道德等新内容。
因此,这一校训历久弥新,持续为探索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供着宝贵的智慧。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静静地矗立在校园之中,也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师生的心里。它源于历史,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这八个字,以其简洁而强大的力量,定义着这所学校的品格,塑造着一代代学子的灵魂,也默默影响着他们未来将面对的无数稚嫩的心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力发展普惠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新征程上,济南幼高专将继续高擎这一校训旗帜,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幼儿教师,为祖国的花朵撑起一片更加晴朗、充满希望的天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669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17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