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南宁师范大学哪一年成立建校的(南宁师大建校年份)

关于南宁师范大学建校年份的综合评述南宁师范大学的建校年份,并非一个简单的历史时间点,而是其深厚办学渊源与官方正式定名确立的辩证统一。追溯其源头,学校的前身可至1953年成立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这一起点深刻烙印着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培养急需师资的时代使命。此后数十年间,学校历经多次更名、合并与调整,如广西教师进修学院、广西教育学院等阶段,每一次变迁都反映了国家教育政策与地方发展需求的互动,积淀了丰厚的师范教育传统。而“南宁师范大学”这一现今名称的正式启用,则是在201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师范学院更名而来。
因此,完整理解其“成立建校”,需从两个层面把握:一是尊重其作为师范教育实体自1953年以来的连续办学历史与精神传承;二是确认其以现名“南宁师范大学”开启新发展篇章的2018年这个关键节点。这两个时间点共同构成了学校身份认同的完整时间轴,体现了其从专注师资培训到发展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等院校的辉煌历程。明确这一点,对于准确认识学校的历史地位、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至关重要。

南宁师范大学的历史溯源与成立沿革

南宁师范大学的诞生与发展,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演进历程紧密相连。要清晰界定其“哪一年成立建校”,必须深入考察其历史脉络,理解其从初创、发展到定名的完整过程。
这不仅关乎一个具体年份的确认,更是对一所高校精神血脉与文化根基的探寻。


一、 源头活水:早期师范教育基础的奠定(1953年及以前)

广西地区的师范教育起步较早,为南宁师范大学的成立铺垫了初步基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一支合格的人民教师队伍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旨在提高在职教师水平的机构应运而生。

  • 初创背景: 1953年,为适应广西中等教育发展对师资的迫切需求,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成立。这被视为学校办学历史的正式开端。其主要任务是承担中学在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工作,填补了当时广西高等师范教育领域的空白。
  • 早期变迁: 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学校先后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广西教育学院等,始终围绕着师资培养与培训这一核心职能展开工作。这一时期,学校虽然在名称和隶属关系上有所调整,但其作为广西教师教育重要基地的角色始终未变,积累了丰富的师范教育经验。

这一时期的发展,虽然尚未使用“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的名称,但其所从事的师范教育本质和所奠定的办学基础,是南宁师范大学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1953年作为其办学起点,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也符合高校校史追溯的普遍惯例。


二、 独立建校与稳步发展:广西师范学院时期(1978年-2018年)

1978年,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经国务院批准,在广西教育学院师训部的基础上,成立广西师范学院,开始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这标志着学校从一个以在职培训为主的机构,转变为一所独立设置的、承担全日制本科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师范院校。

  • 正式建制的确立: “广西师范学院”的成立,意味着学校拥有了独立的法人资格、完整的本科专业体系、专任教师队伍和校园设施,进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主流序列。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成人礼”,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 学科与规模的扩张: 在此后的四十年间,广西师范学院抓住了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涵盖文、理、教育、经、管、法、工等多个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先后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得到显著提升。
  • 校区建设与融合: 学校逐步形成了明秀、长岗、五合、武鸣等多个校区协同发展的办学空间布局,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时期的发展,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为最终更名为“大学”积蓄了力量。

因此,1978年广西师范学院的成立,是学校作为一所完整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建校”的关键节点。它开启了学校正规化、规模化本科教育的新纪元。


三、 更名提质:迈向师范大学新阶段(2018年)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高校名称与其实际办学水平、学科结构和社会声誉的匹配度日益受到重视。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设置的规定,“学院”更名为“大学”需在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达到更高标准。

  • 更名背景与动因: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原广西师范学院在各方面均已取得长足进步,达到了更名为大学的基本条件。更名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提升办学品牌效应和竞争力。
  • 官方批准与正式更名: 2018年1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广西师范学院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自此,“南宁师范大学”作为学校的法定名称正式启用,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更名的意义: 这次更名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社会责任的一次升华。它意味着学校将在更高起点上,继续深化教师教育特色,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

2018年的更名,是学校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是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它赋予了学校新的身份和更大的发展平台。


四、 历史脉络的辩证统一:如何理解“建校年份”

对于南宁师范大学“哪一年成立建校”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全面、辩证的认识。

  • 办学渊源(1953年): 这是学校师范教育事业的起点,体现了其历史传承的深度和连续性。承认1953年,是尊重历史,不忘本来。
  • 独立建校(1978年): 这是学校作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的肇始,是其制度化、规模化发展的奠基之年。强调1978年,是明确其作为现代大学建制的开端。
  • 定名新篇(2018年): 这是学校实现层次提升、开启新征程的象征。指出2018年,是确认其当前法定名称和最新发展阶段的开始。

在学校的官方表述和实际认同中,通常会将其办学历史追溯至1953年,同时明确指出1978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并于2018年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这种表述方式最为准确和完整,既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也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
因此,简单地将某一个年份孤立地定义为唯一的“建校年”是不全面的。南宁师范大学的“成立建校”是一个包含历史积淀、制度确立和品牌升级的动态过程。其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始于1953年,其作为现代高等学府的独立建制始于1978年,而其以“大学”之名迈向更高水平则始于2018年。这三个关键时间点共同编织了南宁师范大学的成长图谱,诠释了其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超越的奋进之路。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这所高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南宁师范大学的历史,是几代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薪火相传的奋斗史,也是中国地方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承担师资培训到举办本科教育,再到更名为大学,每一步都紧扣时代脉搏,服务地方需求。展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宁师范大学必将继续秉承师范传统,突出办学特色,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其历史还在续写,辉煌有待创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938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64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