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校(荆州职校)

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校(荆州职校)是湖北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代表,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办学特色,长期服务于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的产业人才需求。学校开设涵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60余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形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位一体的专业布局。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企业实训基地、推行“1+X”证书制度等举措,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超过70%,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荆州职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荆州农业学校,2004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立足荆州“农业大市、制造业强市”的区位优势,确立了“服务乡村振兴、对接产业升级”的办学方向,构建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生态。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在校学生1.2万余人,累计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8万余名。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58-2003年农业中专阶段培养涉农技术骨干3000余人,覆盖荆州地区80%以上乡镇
2004-2015年高职转型与示范建设获评国家级重点专业3个,建成校内实训基地12个
2016年至今“双高计划”实施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校企合作企业增至156家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六大新兴产业、一类未来产业)。例如,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覆盖水产养殖、畜牧兽医等方向,智能制造专业群聚焦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设计等领域。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公共基础课占比30%,专业核心课占比40%,实践课程占比30%,另设10%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合作企业2023年就业率
现代农业水产养殖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正大集团、国宝桥米98.2%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恒隆集团、美的荆州工厂97.5%
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华为荆州基地、九州通医药96.8%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楚匠名师”培育工程,现有专任教师6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5%。通过设立产业教授岗位、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授课等方式,构建了“固定岗+流动岗”的弹性用人机制。教学资源方面,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省级教学资源共享库4个,开发活页式教材23部。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性成果
教授/副教授260人38%近3年主持省级以上教改课题45项
企业兼职教师185人27%参与开发企业定制课程67门
“双师型”教师578人85%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28项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构建了“四层递进”校企合作模式: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跟岗实训、三年级顶岗实习、毕业后定向就业。与荆州开发区管委会共建“产业学院”,引入恒隆集团、美的等企业设备价值超2000万元,实现“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学徒”。2023年数据显示,校企合作订单班覆盖率达75%,企业提供奖学金总额超150万元/年。

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

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5000人次,为荆州农业龙头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余项。依托“荆楚科创中心”,近3年师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2项,技术交易到账经费突破800万元。特别在水产养殖领域,研发的“淡水鱼高密度养殖技术”使合作养殖户平均增收30%以上,相关成果被纳入《湖北省渔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当前,荆州职校正全面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两大高水平专业群,力争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中实现新突破。随着荆州加快建设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学校将持续发挥“人才培养高地、技术创新源泉”的双重作用,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职教动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870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893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