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贵州中职学校(贵州职业技术教育学校)

贵州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以下简称“贵州中职学校”)是西南地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学校依托贵州省“大数据+工业”战略背景,形成了以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为核心的专业集群,同时注重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构建了“理论+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逐步实现从传统技能培训向智能化、数字化职业教育的转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成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的标杆之一。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贵州中职学校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贵州省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现名,并迁址至贵阳市观山湖区。学校定位为“服务贵州产业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对接贵州省“十四五”规划中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态特色食品等产业集群。目前在校学生规模达1.2万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5000人次。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85-2000以农业机械维修为主,开设拖拉机驾驶与维护专业培养技术骨干2000余人,覆盖全省80%乡镇农机站
2010-2015更名为贵州中职学校,新增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2016-至今与华为、吉利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行“订单班”培养校企合作覆盖率提升至75%,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提高40%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专业覆盖加工制造、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8个大类,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6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跨专业选修”的模块化设计,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教学。例如,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与华为合作开发《数据中心运维》课程,新能源汽车专业联合吉利汽车开发《智能网联技术》实训项目。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校企合作企业典型就业岗位
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云计算华为、阿里云数据标注员、云运维工程师
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维修、智能制造吉利汽车、富士康电气装调工、工业机器人编程员
现代农业茶叶种植与加工、农产品电商贵茶集团、拼多多农业物联网技术员、直播带货运营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专任教师45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占比65%。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12间,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涵盖微课视频2000余个、三维模型库800组,校本教材出版量居全省中职院校前列。

指标类型贵州中职学校全国中职平均水平省内同类院校
生师比1:201:251:22
双师型教师比例65%48%55%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860052007500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探索“三段式”培养路径:第1-2学期夯实文化基础,第3-4学期开展专项技能训练,第5-6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学生可通过参与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获取额外学分。近三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 实施“1+X”证书制度,将企业认证标准融入教学(如华为HCIA认证)
  • 建立“大师工作室”,聘请国家级技能大师驻校指导
  • 开发“乡村振兴”定向培养计划,为偏远地区定制茶艺、电商等专业人才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学校构建“就业跟踪-企业反馈-教学改进”闭环机制,近三届毕业生平均起薪达4200元/月,专业对口率81%。社会服务方面,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承接政府购买的“黔货出山”电商人才培育项目,助力贵州特色产品网络销售突破10亿元。

年度毕业生总数就业率本地就业占比
2021280096.2%68%
2022310095.8%71%
2023335096.5%73%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职业教育改革深化的新形势,贵州中职学校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国际交流等路径持续提升办学实力。未来计划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工厂,开发AR/VR教学资源,并探索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的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879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23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