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南安市职业中专学校(南安市职业中专学校)

南安市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南安职专”)是福建省南安市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前身为南安县职业中学,2003年更名为现名。学校坐落于南安市霞美镇,占地总面积约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280人。作为福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南安职专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办学模式,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电子商务、会计事务等18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骨干专业5个。学校依托当地产业优势,与南安市机械装备协会、福建水暖卫浴产业集群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建有数控模具、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6大实训中心,实训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3D打印技术实训室等现代化设施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双师型教师占比65%,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近年来,学校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23项,办学成果获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通报表彰。

南安职专的发展紧密围绕区域经济需求,通过“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策略,构建了以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为主的三大专业集群,并与泉州市装备制造职业学院、黎明职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中高职衔接通道,拓宽学生升学路径。学校还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合作开展“跨境电商+国际认证”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实习机会。总体而言,南安职专已成为闽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其“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为县域职教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一、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南安职专的专业布局始终紧扣南安市“装备制造、水暖厨卫、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需求。学校现有专业中,机械加工技术、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电子商务等专业与本地产业匹配度超过90%。例如,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南安市机械装备协会联合开发“精密制造方向”课程模块,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作为教学案例;电子商务专业则与九牧厨卫、辉煌水暖等企业共建“直播电商实战平台”,学生可直接参与企业产品推广活动。

专业名称省级重点/市级骨干核心课程合作企业
机械加工技术省级重点数控编程、CAD/CAM、模具设计南安机械装备协会、福建成功机床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市级骨干工业自动化、电机维修、PLC应用南安电力公司、闽南光电
电子商务省级重点网店运营、新媒体营销、跨境贸易九牧厨卫、顺丰速运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拓展模块”的三级架构。一年级学生统一学习职业道德、信息技术、职业规划等通用课程;二年级起根据专业方向分流,如机械专业分为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两个方向;三年级则通过“企业定制班”进行顶岗实习。学校还开发了《南安产业文化》《闽南工匠精神》等校本课程,将地域文化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通过“内培外引”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近五年累计选派87名教师参加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同时从企业引进技术骨干23人担任兼职教师。例如,数控专业教师团队中,4人具备高级技师资格,2人曾获“福建省技术能手”称号;电子商务专业聘请九牧厨卫电商总监担任实践导师,每学期开设16课时的企业实战课程。

类别人数占比代表人物
高级职称教师9032%李国华(数控学科带头人)
双师型教师18265%王丽娟(电商高级讲师/企业顾问)
企业兼职教师4516%张振东(九牧厨卫技术主管)

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建有数字化教学平台,收录专业课程视频2300余个,虚拟仿真实训项目覆盖机械制造、电子电路等核心课程。图书馆藏书量达12万册,其中行业技术手册、企业案例集等专业书籍占比40%。此外,学校与泉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在校内设立机械加工、电工电子等5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年均完成考证培训1200人次。

三、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南安职专构建了“升学+就业”双通道发展体系。近三年毕业生中,选择升学的学生占比从38%提升至52%,合作高校包括厦门理工学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等;直接就业学生则通过“校园招聘季”“企业订单班”实现高质量就业。2023年数据显示,就业学生中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的比例达76%,平均起薪4500元/月,较五年前增长28%。

年份升学率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平均起薪
202148%98.2%83%4300元
202251%98.5%84%4450元
202352%98.7%85%4500元

学生技能竞赛成绩显著提升,2022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二等奖,实现该赛项福建省历史性突破。学校还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学生获取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智能财税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证书获取率达89%。

四、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与南安市机械产业化联合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企业提供技术工人年均培训量超2000人次。例如,2023年联合福建成功机床开展“五轴数控加工”专项培训,帮助企业技术骨干提升技能水平。此外,学校承接南安市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2项,研发的“阀门密封面自动化研磨装置”使合作企业生产效率提高30%。

合作项目企业/机构内容成效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南安机械装备协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年输送技术人才300+
电商直播基地九牧厨卫产品营销、品牌推广年销售额提升1500万
技能提升培训南安市工信局职工技能鉴定年培训2000人次

社会服务方面,学校发挥职教资源优势,面向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承办“南安市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训班”,培训学员136人,其中42人自主创建农村电商服务站。学校还开放实训基地资源,与社区合作开展“周末车间”活动,累计服务居民技能学习超5000人次。

经过多年发展,南安市职业中专学校已形成“立足产业、服务发展、育训结合”的办学格局。其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实践,为县域职教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未来,学校需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化国际化合作层次,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应对产业升级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19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78534s